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乌鸦不会中毒的秘密.docVIP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乌鸦不会中毒的秘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乌鸦不会中毒的隐私

在澳大利亚北部,人们发觉有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甘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是全世界最大的癞蛤蟆,毒性非常厉害,头上长有3个毒囊,能喷射剧毒的毒液,杀死其他动物。遇到威逼时,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死亡。

这种当时为了应付吃甘蔗的甲虫而在1935年从夏威夷引入澳大利亚北部昆士兰州的蟾蜍,不仅胃口大,而且繁殖速度快,起初人们用它们歼灭甲虫的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演化成一场生态灾难。澳大利亚的一些两栖食肉动物,比如大型蜥蜴,蛇和有袋动物,都受到了甘蔗蟾蜍毁灭性的打击,这些食肉动物意识不到甘蔗蟾蜍的危急,吞食他们之后被甘蔗蟾蜍背部的皮肤上的剧毒毒死。人们为此忧心忡忡,当地一个名为“青蛙看管”的生态爱护组织成员伊恩·莫里斯说:“这让人胆怯 ,我们将不得不让我们的宠物待在室内,还要常常为孩子担忧。”

不过,人们发觉澳大利亚本地的乌鸦,啄食了甘蔗蟾蜍后却若无其事,根本不会被毒死。莫非是乌鸦天生具有反抗甘蔗蟾蜍剧毒的特异功能,还是因为别的什么缘由呢?

?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探讨人员对乌鸦啄食甘蔗蟾蜍的状况进行了深化细致地分析,他们发觉,乌鸦啄食甘蔗蟾蜍与别的食肉动物不同,别的食肉动物是把完全的甘蔗蟾蜍吞进肚子里,导致甘蔗蟾蜍的剧毒在肚子里发作而死亡。而乌鸦呢,看到甘蔗蟾蜍,立马从树上飞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后面猛地一拉甘蔗蟾蜍的后腿,顺势把整个蟾蜍翻倒过来,再用长嘴啄破蟾蜍的肚子,把蟾蜍的内脏歼灭得一尘不染。因为蟾蜍的毒都集中在背部的皮肤上,倒转过来就啄不到有毒的外壳,就平安无忧,只吃内脏,而舍弃了有毒的外壳,乌鸦自然不会中毒。

其他的食肉动物过于贪欲,毫无保留地把整只甘蔗蟾蜍吞进肚子里,致使自身中毒而死;乌鸦呢,懂得舍弃,只吃内脏,从而保全了自身。

文档评论(0)

157****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