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二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

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伯克段于鄢》)

..

“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

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

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

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

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

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

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1/17

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

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

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

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

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

“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

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

别?举例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

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

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用。例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子手剑而从之。”“手”本是名词,句中是动词“拿”的

意思,还带了宾语“剑”,临时具有了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

点,就是词类活用。《水经注·巫山、巫峡》:“江水又东,

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句中的“东”字本来是个

方位名词,这里临时具有了动词义“向东流”,作谓语,是

词类活用。又如《蝜蝂传》:“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

2/17

使动用法,临时具有了动词义,用作谓语,也都是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是:

1.两者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

语)使宾语怎么样”,而意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是“(主语)

认为宾语怎么样”。如《史记·鸿门宴》:“项伯杀人,臣

活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前例的“活”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主语“臣(指

良)”使宾语“之(指项伯)”活了下来;后例的“美”是

意动用法,其含义是主语“吾妻”认为宾语“我(指邹忌)”

长得漂亮。

2.两者的使用围不同。能够有使动含义的词有动词与活

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等,而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名

词的活用。

三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

1.“于”字被动句式

将介词“于”放在动词的后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如

《子兵法·行军篇》:“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擒

于人”即被他人擒获。

2.“为”字被动句式

将介词“为”放在动词的前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有

时“为”后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如《非子·五蠹》:“而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