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pdfVIP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

(一)学习方法

朱光潜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美学家和著作家。早在三十年

代,他就写了大量关于写作的文章,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他的

许多著述内容丰厚,语言精当、风趣,读来兴味盎然,这与他的

严谨治学态度和坚实的功底是分不开的。

《咬文嚼字》一文,乍看起来仿佛是一篇研究推敲文句,遣

词造句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我们阅读《咬》文时首先

要明白什么叫“咬文嚼字”,它是个老词儿,元代乔吉有一篇叫《越

调·小桃红·赠刘牙儿》的散曲中说:“试寻思,风流漫惹闲唇齿。

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明代冯惟敏一首《满庭芳·书

虫》一词也有这样的句子:“蠹鱼虽小,咬文嚼字,有甚才学。”“咬

文嚼字”通常用作贬义,一指,过分地斟酌或强调字句;一是讽

刺死抠字眼儿。《咬》文中的用法则不同,它指的是写作时要字斟

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另外,“嚼”有玩赏的意思,平常说的有“咬嚼”也指的是

有耐人品味的地方,所以,又涉及对作品语句的玩赏、品鉴,这

些,无论在写作或阅读时都要注意,提高到审美、鉴赏的境界。

其次,学习《咬》一文要注意精读,抓住主线,扼要归纳段

意。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第三,要注意把握《咬》文以“理”驭“事”,理充词沛的特

点,文章达到了理至事随,说理充分的水平。

最后,要注意积累词汇,结合语感,体会文章行文的妙处。

(二)学习要点提示

1.理清脉络,掌握重点句。

第一段,写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人物情感,修改台词,

以便“够味”。

第二段,指出郭沫若修改婵娟台词“是炼字的好例”。同时分

析了修改的原因及作用,强调了文字修改和表达情感的密切关系。

第三段,突出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殊要求,强调“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第四段,通过李广射虎一段原文或改文的对比,强调“从来

没有一句话换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原文看似繁冗,但“有

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意味”

一词十分重要。

第五段,强调“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

些”,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容服务的,因为“内

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作者对“推敲”这个典故,进行了细密

准确的分析,最后,作者极有分寸地说:“所以问题不在‘推’字

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

而且与全诗调和。”道理很简单,“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

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强调阅读和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的意义包括“直指的”和“联想的”,前者“明显而确实”,后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者因“历史过程上所积累的种种关系,……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

随地而不同,变化莫测”。“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

义”这是因为“联想的意义却难用”难用在它的“游离”、“偏于

个性”,“不易控制”,如果控制好了,就可以“点铁成金。”

第七段,上一段说的是“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本段是对

“误用”而生流弊的条分缕析:先说联想起于习惯,一些“做诗

文的人”也未能免俗,他安于套语滥调,深陷陈腐的“套板反应”,

而这恰恰与文艺的创造使命大相径庭,“习惯力量”无孔不入,形

成文学创作的桎梏。因此“惟陈言之务去”成了当务之急,也是

“最紧要的教训”。作者大声疾呼,文学工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

语言,去表达思想情感,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作”出个性来,

创作出上乘的作品。

第八段,概括提倡“咬文嚼字”的真正意义:文学是艰苦的

事,作者必须具有“谨严精神”,要想达到“艺术的完美”,必须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2.运用典型事例,说理透辟。(从略)

3.语言运用准确,得当,富有辩证性。

(三)、读写借鉴

有人说:“文章留待别人看,晦涩艰深读亦难。简要清通四字

诀,先求平易后波澜。”《咬》这篇文章就具有“简要清通”的特

点。

朱光

文档评论(0)

150****2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