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规程》.docxVIP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61/TXXXXX—XXXX

PAGEI

DB61/TXXXX—XXXX

陕西省地方标准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unmannedaerialvehiclerelasingTrichogramma

(草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西安友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小军、王亚红、李哲、魏会新、王美宁、徐进、王李斌、张建国、钱丰、李小虎、赵艳群、贺峰。

本文件由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电话:029地址: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

邮编:710003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的作业要求、作业前准备、飞行作业和效果检查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释放天敌赤眼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213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CAMA04植保无人飞机安全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赤眼蜂

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昆虫,是一种卵寄生昆虫,常用的种类有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可用来防治\t/home/user/文档\x/_blank玉米螟、\t/home/user/文档\x/_blank黏虫、条螟、\t/home/user/文档\x/_blank棉铃虫、\t/home/user/文档\x/_blank斜纹夜蛾和\t/home/user/文档\x/_blank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

3.2无人机系统

包含植保无人机以及与其相关的遥控器、任务载荷和通信系统等通过手动遥控或自动控制来实现投放赤眼蜂作业的一套系统。

3.3释放器

植保无人机上搭载的赤眼蜂蜂球投放装置。

3.4蜂球

与无人机释放器配套、用于保护赤眼蜂蜂卡的球形装置。一般采用全生物降解树脂(即降解塑料)制成。

3.5操作员

能熟练操作无人机进行赤眼蜂球投放作业的人员。

4作业要求

4.1天气条件

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飞行。一般风速在3级风以下,适宜温度在10℃~30℃。

4.2飞行申请

飞行作业前,应向当地有关航空管制部门提前申请,按有关规定进行报备。

4.3植保无人机系统检测

植保无人机系统应带有赤眼蜂球释放器,质量应符合NY/T3213要求。对植保无人机系统进行细致检测,确保无人机、释放器等各个部件运行无误,电池组充足,随时更换,电池充电系统保证及时充电。

4.4操作员要求

无人机系统操作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无人机驾驶资质,按规定进行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件,满足T/CAMA04相关要求。

5作业前准备

5.1赤眼蜂准备

选择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也可根据害虫种类按不同比例配比。投放到田间后,赤眼蜂存活率和出蜂率达90%以上。

5.2蜂球分装

结合不同种类赤眼蜂扩散半径,按每667㎡每次释放量将赤眼蜂蜂卡分装入不同数量的放蜂球中。松毛虫赤眼蜂每667㎡每次分装于5个放蜂球中;玉米螟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分装于10个放蜂球中。

5.3蜂球装配

根据单次作业面积,向释放器中装载适量放蜂球,确保能够完成单次作业任务。

5.4作业前检查

作业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定该地块及周围无影响植保无人机安全飞行的林木、高压塔线、电线等障碍物,确保作业安全。作业前检查释放器并进行模拟飞行、释放,根据需释放的蜂球数和距离确定释放器的释放间隔时间,应避免蜂球在1个点连续释放。

6飞行作业

6.1释放量

害虫每世代每667㎡释放赤眼蜂总量2万头-3万头,分2次释放。

6.2释放时期

性诱或灯诱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成虫始盛期后5-8天或首次查到卵块时(玉米大喇叭口末期)第一次放蜂,间隔5-7d第二次放蜂(玉米抽雄吐丝期)。

6.3飞行高度

根据作业地块地势、玉米长势和高度,飞行高度宜保持在距农作物上方5m-7m。

6.4飞行速度

无人机对地飞行速度保持5m/s-6m/s。

6.5释放蜂球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

文档评论(0)

ultt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