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高评估及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20xx-03-20体温过高评估及护理

目录体温过高概述体温过高评估方法体温过高护理措施特殊人群体温过高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总结与展望

01体温过高概述

定义体温过高是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且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分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体温过高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则是由无菌性坏死zu织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定义与分类

体温过高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中暑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均可引起感染。发病原因体温过高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节点上移、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以及体温调节障碍等。致热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病原体及其产物),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及机制

临床表现体温过高的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程度不同而异,轻度发热可能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等;高热则可能出现寒zhan、惊厥、昏迷等现象。此外,体温过高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危害体温过高对机体的危害较大,一方面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另一方面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同时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意识障碍、抽搐等。长期体温过高还可能引起多器guan功能衰竭,危及生命。临床表现与危害

02体温过高评估方法

了解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乏力等与体温过高相关的症状。询问病史和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感觉热、不适或寒zhan等,以判断其体温状况。评估患者自我感受主观评估法

使用体温计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包括口温、腋温、肛温等,以获取准确的体温数据。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温度、呼吸、心率等体征,以判断其是否存在体温过高的状况。客观评估法观察体征测量体温

结合主观与客观评估结果将主观评估法和客观评估法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体温状况。考虑其他因素在评估体温过高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药物使用等因素对体温的影响,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综合评估法

03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卧床休息高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降低机体消耗。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

药物降温护理遵医嘱用药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退热药物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虚脱现象,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可使用冰袋、冰帽、冰毯等,置于患者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利用传导散热原理进行降温。注意避免冻伤。ju部冷疗可使用温水或酒精擦浴,通过蒸发散热原理进行降温。擦浴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寒zhan、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擦浴。全身冷疗物理降温护理

VS高热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解释高热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zhan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热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如学会正确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等。同时,告知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受凉、过度疲劳等,以降低高热复发的风险。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4特殊人群体温过高护理

儿童体温过高护理定时测量儿童体温,观察体温变化趋势。降低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儿童穿着过多。鼓励儿童多喝水,避免脱水。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缓解高热症状。监测体温保持舒适环境补充水分物理降温

密切观察保持通风适度保暖及时就医老年人体温过高护年人对高热的反应可能较为迟钝,应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避免老年人受凉,但也要避免过度保暖导致体温持续升高。如老年人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物理降温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缓解高热症状。同时,孕妇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以便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考虑到胎儿的安全。监测体温定时测量孕妇体温,观察体温变化趋势。保持舒适环境降低室内温度,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孕妇穿着过多。补充水分鼓励孕妇多喝水,避免脱水。孕妇体温过高护理

05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迹象。密切观察

文档评论(0)

水心幻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