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从种到界(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2.4.2.2从种到界(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

2.4.2.2从种到界(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种到界依次为:种、属、科、目、纲、门、界。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分类的层次结构,认识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教材阐述了在7个等级的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通过实例展示了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包括便于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等。教材还强调了生物分类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现代分类学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说出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说明建立分类等级的意义。

2.运用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按照调查的一般要求,开展对当地生物资源的调查活动。

难点:对当地的主要生物资源,提出相应的保护或开发利用建议。

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对于生物分类这样较为抽象的概念,可能会觉得有些难度。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说出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说明建立分类等级的意义。

科学思维:

运用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按照调查的一般要求,开展对当地生物资源的调查活动。

探究实践:

利用调查法了解本地某种生物资源。

态度责任:

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明确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包含关系。

2

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探究能力

通过探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过程,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结果,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认识到生物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保护生物。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分为两个课时,通过温故知新回顾第一课时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分类依据及分类等级的特征,从而导入本课时。

本课时旨在让学生了解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并运用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按照调查的一般要求,开展对当地生物资源的调查活动。先通过“科学方法”栏目,引导学生了解调查的方法;再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______

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特征

分类等级特征: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_____,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_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_。

学生回忆上个课时所学内容,并完成填空。

通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核心内容,从而引入新课。

探究实践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1.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阅读130页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种”,有什么特点。

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种也称物种。同一物种内,雌雄个体交配,可生育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大家庭”,它是通过繁殖而来的自然群体,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种(species)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不同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一般不能繁殖后代,展示图文举例:

马+驴→骡子

狮子+老虎→狮虎兽

二者都不可育

思考: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物种吗?

同一物种,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还是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拓展思考:“种”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种”是一样的吗?

品种:一个自然物种,经过人工选育,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稳定性状的生物群体,称为品种。

展示图片:不同品种的狗属于同一物种。

展示苹果的不同品种:红富士、红将军、嘎啦苹果、澳洲青苹、红星(蛇果)、金冠。

苹果有很多“品种”,但都属于“苹果种”,“品种”不是分类的等级单位。

“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分类单位。

思维拓展:有人要将家鸡与家鸭杂交,培育高产蛋量的新品种,该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