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元教学中如何有效嵌入情境,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
“情境”是新版课程标准中的高频词。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抑或是教学评价的实施,课程标准都强调,要重视情境创设,要在真实情境下进行。那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嵌入情境?下列问题值得教师特别关注:
1、真实情境从哪里来?
2、如何创设情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什么样的情境可以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体验?
如何借助情境开启学习?
《培育智慧才能:学习的维度教师手册》一书从学习过程出发,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维度的模型。
这个模型中,包含了彼此关联的五大维度。其中“态度与感受”维度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思维习惯”维度共同贯穿于所有学习过程。同时,作者指出,所有学习都是基于学习者的态度与感受以及有效的思维习惯。消极的态度与感受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积极的态度与感受会促进学生学习,同样,有效的思维习惯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有这两个维度做基石,学生在其他三个维度的学习会更加高效。上述观点再次提醒教师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感受、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学生态度的认同和情感的投入,没有学生思维的激发,就很难有学习成效。而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高中语文侠义文学单元,涉及《刺客列传》《大铁椎传》《红线女》《虬髯客传》《聂隐娘》等一系列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致地阅读,有热情地研究、分析每个人物呢?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就是将语文学习与学校即将举办的狂欢节结合到一起,请学生选择一个侠义人物,装扮一位教师,请他在狂欢节上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研读文本,分析人物,选择角色,然后物色老师,写信劝说老师装扮人物。富有情趣且深人的学习过程由此展开,文言文阅读不再是枯燥的“之乎者也”,而成为一场有趣的学习实践活动。
如何用情境优化学习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知道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深入课堂后发现,不少教师只关注简单的情境创设,将情境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一旦导人新课,就又回到对抽象内容的讲解中。实际上,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还可以活化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体验。因此情境不应仅仅作为上课的引子,还应与所学内容紧密联系,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例如,上述侠义文学单元,教师在学习之初创设了选择一位侠义人物装扮教师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觉得这个单元的学习很有趣。接下来,教师如何展开具体教学过程呢?学生如何展开真实的学习过程呢?教师依旧利用情境来解决问题,设计了五个子任务:
①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五位人物的个性特征。
②概括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写出你最想装扮的人物,并与你最不想装扮的人物做比较说明理由,给出证据。
④写一封劝说信,说服某位老师同意装扮你选择的侠义人物。
⑤完成人物出场设计(先独立完成,然后分组合作)。
上述情境的创设,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的是学习过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搭设的是通向单元日标的脚手架。这样的情境可以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习。
如何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激活学生的灵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目的。表面上看,情境可能是一段视频、一首歌、一个故事,但其内核一定是思维。应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思考的动机,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1
激发认知冲突
这是唤起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能够迅速选择和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当学生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或者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而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于是就会产生认知需要,萌发探索未知的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内驱力。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冲突,不断经历认知“平衡一失衡一平衡”的过程,历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借助以下几组矛盾设置认知冲突:第一,学生已有经验和科学原理之间的矛盾;
第二,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第三,学生的感觉、知觉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
例如,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单元,教师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首先,设计访谈问题,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访谈问题后,通过全班答题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三个“点”:
①认知起点:关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哪些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
②认知难点: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不知道什么,他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
③兴趣点: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感兴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