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优秀教案--第1页
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该单元的单元主题为“历史
传说故事”,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该篇古文选自《世说新语》,讲述了王戎小时
候与小朋友出去游玩,看见路旁有一棵李树,接了很多李子,都压弯了枝条,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去摘李
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旁,还有这么多的李
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体现了王戎善于思考和冷静推断的品质。而成语“道
旁苦李”就出自于此。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戎、诸”等三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通过注释看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理解“树在道旁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学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推断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辉煌的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如聪慧机智的孔融,从容旷达的谢安,能言
善辩的张凭。《世说新语》就是这样一本记载着许多历史人物的书,读之如行山路,移步换景,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现在就请你伸出食指,先跟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
一划,一丝不苟。这个字的戈偏旁表示跟武器有关。
读过这个故事了吗?知道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王戎)不错,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西
晋时期,传说王戎少时非常聪明,是竹林七贤之一。那么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王戎不拿道旁的李子
师:那被人称为年少聪慧的王戎,为什么不去摘道路旁的李子呢?答案就藏在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读好停顿,读出韵味
1.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文言文比较短小,请同学们
至少读三遍。(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看到大家读的津津有味,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生:读课文(师注意到你戎读的标准,特别容易错的诸字也读的非常好,竞特别表扬你后鼻韵非常准确)
师: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注意刚刚老师提醒的那些字。(生读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优秀教案--第1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集体备课优秀教案--第2页
2.读好停顿
师: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就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那么要想读好它,掌握停顿最重要。根据老师画好的
停顿,多读几遍,尝试自己读好停顿。
生:读课文
师:我看同学们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得非常的认真,现在谁想再来试一试?
生:读
师:比第一遍读得好多了,更通顺了,别紧张。在读好停顿的同时也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
3.读出韵味
师:做到声断气不断,现在你们来听老师读一读。
师:会倾听的孩子肯定掌握了读出韵味的技巧了。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师:真是读得有滋有味,其实呀,古人在读书的时候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读的,现在我们两组来比赛读
一读,看哪个组更能读古文的韵味。(读的非常不错,已经找到读古文的感觉;宛如古时候在私塾摇头晃
脑读书的学生呀。)
(三)读懂课文,讲述故事
1.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
师:你们的朗朗读书声仿佛把我带回了西晋时期,那一天在李树下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借助注释和
插图走进王戎吧。
师:首先我们共同来理解下决比较难的词语,“尝”是什么意思呢?(曾经)看来你是一个会借助注释学
习的孩子。你用好了学习的方法。
师:第一步是理解较难的词语,第二步就必须把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句子的意思了。看来古文也不是很难嘛,
我们只要结合注释立马就懂了。
师: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和步骤同桌之间交流讨论第二句话的意思。“折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哪
一桌准备好了,起来按照刚才的步骤说一说。)
生:自主梳理,汇报理解。
师:哪位同学准备好了呢?起来说一说。
2.借助注释和插图,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简洁明了,你们真会学习,我相信你们现在一定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了,添上人
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能让这个故事更生动。比如众孩童见到“李树多子折枝”,会有怎样的对话?见
到王戎不动,又会怎样追问?王戎会想写什么呢?我们一起和组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