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2课时)

一、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2)对外:

本课通过四个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

汉的文化)讲述西汉与东汉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认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

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时代特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识记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

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中3.阅读教材内容并概括“光武中兴”的史实。

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

二、学习过程

【自学测评】

1.阅读教材内容,指出西汉是如何建立的?西汉建立之初的国家制度有何特征?

4.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东汉是如何衰亡的?

2.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汉武帝时期西汉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盛的?

条件:

措施:

(1)对内: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同课件)

材料1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

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三、本节精练

材料2汉初统治者从秦的灭亡取得鉴戒。除确认虐用其民是秦亡的主要原因外,又把秦未行1.(2023山东)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

分封和秦速亡联系在一起。认为周行分封,享年八百;秦以孤立,十五年而亡。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

——汪篯《汪篯汉唐史论稿》尚”反映了

材料3“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法治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而失之者,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夫道莫大于无为,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行莫大于谨敝。——陆贾2.(2023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

探究1: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西汉王朝建立初期面临哪些问题?如何避免重蹈亡秦覆辙?结果“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

怎样?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3.(2023湖北)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涂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科试卷试题,期盼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助力大家的学习之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