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阜新旱情浅析农田水利建设对地区粮食增产的作用.docxVIP

由阜新旱情浅析农田水利建设对地区粮食增产的作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第2期水利技术监督建设与管理

·28·

DOI;10.3969/j.issn.1008-1305.2015.02.011

由阜新旱情浅析农田水利建设对地区粮食增产的作用

孟丽

(阜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通过对阜新地区旱情成因分析,指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并通过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科技措施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从而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田,实现农业高产高效。

关键词:阜新干旱;地区旱情分析;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305(2015)02-0028-02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内蒙古高原和东北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中轴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0′交点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缺水城市,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

2014年夏,阜新降水为近10年来最少,造成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河道断流211条、机电井3159眼出水不足。农作物受旱面积54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8%,其中重旱161万亩,干枯86万亩,轻旱293万亩。据初步预计,全市粮食减产10亿kg,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花生减产2亿kg,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1地区旱情成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据气象专家表示,今夏辽宁高温少雨主要是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所致,使得辽宁等地夏季降水明显减少,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早问题的根本原因。2014年夏,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减少63.6%。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m,水库蓄水量6600万m3,较2014年上旬减少900万m3,有2700人、近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另外,夏季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日照时数2623.5d,年蒸发量1800~2000mm之间。由于蒸发的峰值正好出现在7、8两月,因而加重阜新夏季旱情。

1.2社会和经济因素

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地表植被枯死破坏,生态环境退化,直接导致水雾蒸

发量不足,因而严重影响降水。过度的放牧致使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开发和偷采地下水,使地下水长期透支,导致部分区域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加上当地农民对农业水利工程认识不足,对田间的水利灌溉措施感受不深。有甚者认为水利设施在自家的田地里碍事,把它砸成废铁卖掉。出现旱情时,水利设施无法起到应有作用。

随着阜新经济发展,城市、工业、农业建设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与工业、城市争水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渔、副、牧业用水量比重不断增加,种植业灌溉用水量日益减少,供水矛盾突出,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制约,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较差、标准较低,大部分基础设施已老化,部分损坏严重。由于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较差,维修管理力量薄弱,完好率不足40%,基本发挥不了水利灌溉作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造成粮食产量极不稳定,农民增收困难。

2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阜新旱情致使全市540万亩农作物受灾,

2700人和近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但国家粮食增产工程区的农田水利措施全部利用,使项目区作物长势良好,节水灌溉工程已充分发挥其作用。作者简介:孟丽(1975年一),女,工程师。

建设与管理水利技术监督2015年第2期

·29

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建设是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抵御自然风险、防灾减灾能力的硬件基础,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是减少旱情对地区粮食生产影响的有效途径。

阜新土地资源较富庶,土地总面积为1553.25万亩,全市人均占有土地8.56亩,人均耕地3.37亩;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充分,有农业、科技、水利等技术人才,可就建设、培训、服务和销售等农业综合体系提供后备力量;阜新市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有阜锦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