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肝、胆
教学目的与要求1.简述检查方法(以CT为主);2.熟悉肝脏、胆道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3.讲述几个常见病的影像征象以及鉴别诊断:(1)肝海绵状血管瘤;(2)肝细胞癌;(3)肝转移瘤(4)肝囊肿;(5)肝硬化;(6)胆石症。
第一节肝、胆的正常影像解剖肝脏胆道系统
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增强扫描平衡期
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冠状重组图
第一肝门区第二肝门区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
MR正常表现平扫T1WI动脉期静脉期平扫T2WI
胆道解剖示意图1.右肝管前支2.右肝管后支3.右肝管4.左肝管5.肝总管6.胆囊(A底部;B体部;C漏斗部;D颈部)7.胆囊管8.胆总管9.Oddi扩约肌10.主胰管11.副胰管
造影检查--“T”管造影显示胆总管、肝总管及肝内胆管及胰管情况。
ERCP显示胆总管、肝总管及肝内胆管及胰管情况。
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
胆道解剖示意图
肝总管胆囊管胆囊颈胆囊胆总管
胆囊位置:右侧第12肋附近,长7cm~10cm,宽3cm~4cm。胆囊三种形态:圆形、梨形、长形。正常胆囊(圆形)正常胆囊(梨形)正常胆囊(长形)
第二节肝脏检查技术(一)X线检查透视、平片价值有限;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二)CT检查平扫:扫描前30分钟口服1%~2%泛影葡胺500ml~800ml充盈胃和小肠。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s~25s)、门脉期(60s)、肝实质期(2min~4min)、延迟期。目的: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显示肝内血管解剖;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三)MRI检查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多期扫描;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DCE-MRA);MRCP。增强扫描目的同CT。
一、肝脏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形态异常实质异常局灶性(形态、大小、数目、质地、强化周围结构)弥漫性肝内血管异常肝内胆管异常
CT异常表现(平扫)肝形态变化病变密度病变大小病变数目
MRI异常表现(平扫)肝形态变化病变大小病变数目、信号平扫T1WI平扫T1WI平扫T2WI
动脉期(高)门脉期(等)门脉晚期(低)平扫(低)
动脉期(高)门脉期(低)平扫(低)T1WI动脉期平扫门脉期
门脉癌栓胆管扩张血管和胆道异常
二、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实性局灶性疾病1.肝海绵状血管瘤(1)病理改变:单发或多发(9%~25%多发);小者多为实性,大者多为囊实性或囊性;边界清楚,多无包膜;切面蜂窝状,犹如海绵;少数瘤体中央可见瘢痕,偶有钙化;瘤体由丰富的血窦组成。
(2)CT表现:①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不均。②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瘤体较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MRIT2WI上呈“亮灯泡”征;增强后与CT表现相似。
肝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后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A),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展(B),直至全瘤充填(C)ABC
肝小海绵状血管瘤
肝小海绵状血管瘤
肝小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
密度不均,增强扫描瘤体边缘先出
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瘤体中心始终未强化。
平扫T1WI肝海绵状血管瘤“亮灯泡”征平扫T2WI
2.原发性肝细胞癌(1)病理改变:膨胀型、浸润型、混合型、弥漫型、特殊类型(带蒂外生型,门静脉癌栓而无肝实质内癌块形成);小肝癌:直径不大于3cm的单个癌结节,且数目不超过2个;癌栓形成,卫星结节,肝内转移,肝外转移;肝硬化背景。
(2)CT表现:①肿瘤病灶平扫:边缘不规则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瘤内常出现坏死而呈密度更低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低于同层腹主动脉,门脉期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瘤内常可见粗细不均、迂曲的肿瘤血管。②伴发改变肝脏轮廓、肝门形态、门脉瘤栓、邻近器官浸润、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腹水等。
巨块型肝细胞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