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
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
文化经典的著作。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
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内容梗概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
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基本面貌。
主题思想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
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艺术特色
①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
④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话,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
像背书似的;他们的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文第十三》)
文篇重点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第一部,起源于巫术,在战国末期经儒家种种解释下,有了
更多伦理和哲学的意味,被奉为儒家经典。而到了汉代,随着儒家的推崇,成为了六经之
首。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历史,背后的古今之争曲折动人。《尚书》几乎失传,幸亏
多贤人补注,至今仍有所留。
《诗经》的源头原本只是表达情感的歌谣,“诗言志”其实只是儒家“为我所用”理论
下对诗经的一种解读。
《礼记》是一部关于礼学和礼文化的儒家经典。儒家有用“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认
为“礼”是治乱的根本。
《春秋》的编年是史学的伟大发明,有“孔子修《春秋》,乱臣贼子惧”的说法。
《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研习的核心经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加注后,一方面为传承经
典,另一方面也为了建立自己的道统,后成为官方指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
教育影响极大。
《战国策》读完,就可以了解古代谋臣策士的智慧,以及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
《史记》《汉书》则开创了中国历史记录的纪传体,成为正史源头。
从《诸子》篇开始,朱自清先生则没有再明确指出具体的经典书目。
序
1
读经典的价值:
1.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2.让人见识一都经典;
3.作为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有义务读经典;
本书所谈经典的内容:经史子集;“小学”(文字学)
今之经典阅读较古学经典阅读有进步,但没有传诵的原因:1未经整理;2读起来难度
大。
本书目的重点:启发人们的兴题,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朱自清理想中的经典:
1.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
2.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经典;
3.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4.编者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
(因此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
为何叫《经典常淡》而不叫“国学概论”是因为“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
别的(容易教读者感到自我满足);“国学”有太笼统的毛病。
这部书以经典为主,艺术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一般的
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
《说文解字》第一
【必背部分】
内容简介
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