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下巩固检测练(二十二)]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小题5分)
1.(2024·江西三模)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拥有中国时代最早、遗址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烧酒作坊遗址。李渡高梁酒酿制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加快燃烧速率
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
C.“堆酵”时升温是因为此过程ΔH0
D.“馏酒”的原理即实验操作中的“蒸馏”
答案:C
2.(2023·浙江宁波模拟)一定温度下,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固体催化剂作用下的A的分解反应:A(g)??B(g)+2C(g)。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
0
100
150
250
420
500
580
p/kPa
12.1
13.3
13.9
15.1
17.14
x
19.0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150min,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06kPa·min-1
B.其他条件不变,420min时向刚性容器中再充入少量A,反应速率比原420min时大
C.推测x为18.1
D.升高体系温度,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选B。反应A(g)??B(g)+2C(g),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变化和生成C的量成正比,同时A的变化为变化量的12,用压强代表浓度,则100~150min体系压强变化=13.9kPa-13.3kPa=0.6kPa,消耗A的平均速率=12×0.6kPa150min?100min
3.(2024·北京朝阳一模)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②将①中的黄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CCl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另一份不加CCl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颜色变黄的原因是:H2O2+2I-===I2+2OH-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I2溶于CCl4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H2O2浓度减小
D.由该实验可知,I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的反应速率
解析:选C。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变黄是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方程式H2O2+2I-===I2+2OH-,A正确;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I2,碘单质溶于CCl4会呈紫红色,B正确;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I2,I2浓度减小导致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减慢,C错误;通过对比等量黄色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和不加入四氯化碳产生气泡的速率,可以看出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后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不加入四氯化碳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可以得到I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的反应速率,D正确。
4.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某化学小组欲探究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过程中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编号
Ⅰ
Ⅱ
Ⅲ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体积/mL
2
V1
V2
0.1mol·L-1H2C2O4溶液体积/mL
2
2
2
水的体积/mL
0
1
0
反应温度/℃
20
20
50
反应时间/min
2.1
5.5
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V1=1,V2=2
B.设计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计时是从溶液混合开始,溶液呈紫红色时结束
D.实验Ⅲ中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0.01mol·L-1·min-1
解析:选C。实验Ⅰ和实验Ⅱ反应温度相同,实验Ⅱ中加入了1mL水,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溶液总体积应保持不变,因而V1=1,类比分析可得V2=2,A正确;实验Ⅰ、Ⅲ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因而设计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酸性KMnO4溶液呈紫红色,由表中数据可知,草酸溶液过量,KMnO4可反应完全,因而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即实验计时是从溶液混合开始,溶液紫红色刚好褪去时结束,C错误;根据实验Ⅲ中有关数据可知,Δc(KMnO4)=0.01mol·L?1×2×10?3L4×10?3
5.(2024·北京丰台一模)某兴趣小组探究高锰酸钾和氨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①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