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锄、剥”2个生字,会写“茅、檐”等6个
字。
2.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清平乐·村
居》。
教学过程
一、诗句接龙,初识宋词
1.课前游戏,温故知新。
师引导: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词。自古以来,中
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
“诗句接龙”的游戏。(出示课件)
(1)师生互动游戏:师说上句,生接下句。
(2)师引导生把这些诗句连起来读一读。
(3)师小结: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
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乡村,寄情于田园山水,
用诗句表达自己对乡村美好闲适生活的那份浓浓的情感。
2.导入词牌、词题,初识宋词。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和乡村生活
有关的。(板书:词)
(2)读准词牌名字音。
①板书:清平乐·村居。
②师指名读,相机正音:“乐”读“yuè”。
(3)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①师引导: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牌名呢?
(出示课件)
②师指名读。(相机板书:词牌)
③师指导:那么“村居”是什么呢?“村居”就是这
首词真正的题目。(板书:题)
④指导朗读。书写词牌名和词的题目的时候,中间空
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
要略有停顿。(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有效的
学习方式,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课的学习,能减轻学生
的心理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宋词
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
葩,本板块引导学生对宋词的基本常识和词人进行了解,
同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朗读,检查预习
1.生自由朗读,自学生字。
(1)师引导: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拿起课本,用洪亮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词,圈出词中
生字,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词读正确,读流利。
(2)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1)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锄”读“chú”;
“翁”的韵母是“enɡ”。
(2)识记字形。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茅=艹+矛;翁=公+羽;锄=
钅+助。
(3)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檐、赖、剥”的书写视
频,强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笔顺)
(4)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
3.检查课文朗读。
(1)师引导:谁能把这首词连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2)课件出示《清平乐·村居》。
(3)师指导:读通、读顺这首词并不难,但是,读词
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稍加停顿,就能读出节奏,读
出味道。如,读“茅檐/低小”时,要注意“檐”字的声音
稍微延长,这就叫绵音,读诗词就要这样读得停而不断。
(师指名读)
(4)引导比较诗与词的不同。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
诗和词还有不同之处?
②生交流讨论。
③师小结:“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
间有空格,说明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阕,后一部
分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
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
样,因此词又叫长短句。
(5)男女生合作读词。女生读上阕,男生读下阕。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比词多,这是
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首词,因此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知词
与诗的不同,激发学生对词的学习兴趣。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1.引导想象画面,体会词境。
(1)师引导: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
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示例:一对白发夫妻说着一口吴音正在亲密地聊
天,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