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11-12章节梳理及练习卷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pdfVIP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11-12章节梳理及练习卷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名著《经典常谈》11-12章节梳理及练习卷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辞赋第十一

【章节梳理】

“辞”起源于《楚辞》;“赋”起源于战国时期荀卿的《赋篇》。后来,人们把“辞”

和“赋”合并为“辞赋”。朱自清推测,将两者合并而称的人是汉代的贾谊。《楚辞》

中最出色的作品莫过于屈原的《离骚》。屈原因遭小人的嫉妒和构陷先后被楚怀

王和顷襄王流放。在流放期间,屈原既感念楚怀王曾经对自己的信任,又气怀王

听信谗言,被小人蒙蔽,于是他在江边唱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

我独醒”的肺腑之言,又将满腔的惆怅、无奈写进了《离骚》和《九章》之中。其

中《离骚》的成就更为突出,所谓“离骚”,就是“离别之愁”的意思屈原。借用神话

故事、动物、植物等来体现自己矛盾、惆怅、无奈和悲哀交织在一起的心情,表

达了他渴望重新被楚王信任,向往圣贤和痛恨小人的思想感情。汉代时期,出现

了许多模仿《离骚》《九章》风格的作品,人们将这些作品统称为“辞”。相传,

刘向将这些“辞”收集起来编撰成《楚辞》了。朱自清先生评价屈原是缠绵悱恻的忠

臣和清白不染的节士,认为他永远活在人们的敬意与同情之中。荀卿的《赋篇》

一共有五篇小赋,分别是《礼》《知》《云》《蚕》《箴》。每篇小赋分两节,

先设置悬念,再揭示谜底,结构非常巧妙;文章的笔锋十分犀利,或针砭时弊,

或借物抒怀,被学者们评价为“奇”。

辞赋因受汉武帝喜爱,在汉朝时期极度兴盛,人们以“赋”为名,但采用屈原

“辞”的风格与体制创作辞赋,诞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张衡的《二京赋》,晋代左思的《三都赋》等。到了唐朝初期辞赋被称为“俳体赋”,

宋朝时期被称为文体赋,且体制上篇幅越来越短,句式变得越来越工整,多追求

精巧,最终形成了“骈体文”。由于骈体文失去了讽刺和抒怀的精神内涵,所以最

终被散文取代。

【章节训练】

一、填空题

1.汉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好色而不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诽而不乱,若《离骚》可谓兼之矣。”

2.屈原定体制、模拟者宋玉、景差,汉则东方塑、王褒、刘向、王逸等,即“楚辞”,

编为《楚辞》一书。王逸作注,并增加拟作《楚辞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汉人又称《离骚》为“”。

__________________

4.班固《》、张衡《》、左思《》近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世的类书,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更进一步。

5.欧阳修《》、苏轼《》有韵而全篇散行,称为“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赋。

二、选择题

1.相传,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的忌日。

A.孔子B.孟子C.屈原D.荀卿

2.“辞”起源于,其中以屈原的最为出色。

()()

A.《楚辞》《离骚》B.《赋篇》《离骚》

C.《楚辞》《九章》D.《赋篇》《九章》

1

3.“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赋篇》。

()

A.屈原B

文档评论(0)

176****20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