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了,和我一年级时的教
学方法一定要有所变化,一年级的小学生什么也不知道们只能一切从
头开始教他们,而在他们进入了二年级之后,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习的
重要性了,我在教学上就要有所变化了。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
方法较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____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
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
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
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
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
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
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
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
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
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
第1页共21页
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
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
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
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
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
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
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
乘法口诀。
(四)、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
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
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
米和____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
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
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
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____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
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
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
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
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六)、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
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
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第2页共21页
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
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
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
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
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
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
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
强直观操作。
(八)、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
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
形统计图(1格表示____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