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
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3、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新校的情感。教学重点:分析题中
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提高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难
点:根据不同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多种不同的方程,体会列方
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教学准备:课前调查老校与新校各方面的变化
的数据;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搬进了新的学
校,你的心情怎样?通过调查你发现新校与老校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说)(评析:学生刚刚搬进漂亮的新校,充满了好奇,让他
们课前调查,他们当然是乐开花,调查中,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了解了
自己的新学校,而且用他们调查的数据作为下面的学习的材料,使学
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数学,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展示信息提出问题师:的确,就象同学们所说的,新校与老
校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根据学生的交流选择信息出示下表:信
息1信息2问题老校有电脑40台新校的电脑比老校的6倍多35台新
校有1550人在校就餐比老校的3倍多200人新校有图书49500册比
老校的4倍多1500册新校的人均绿化面积是13.5平方米比老校的4
倍少2.5平方米师: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
的回答逐步出示问题。(1)新校有多少台电脑?(2)老校有多少人
在校就餐?(3)老校的人均绿化面积多少平方米?(4)老校有多少
万册?师:刚才同学们给每一组信息提出了一个问题,组成了四道应
用题。第一个应用题应该怎样解答?(学生口答)(评析:突破传统
的应用题的呈现方式,通过选择学生调查的信息,请学生提出问题的
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练习题整体呈现,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生成,
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下面的学
习活动中。)
三、体验交流探索新知
1、师: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题目,谁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这道题
目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试着做做看。(只需列出式子)汇报交流。估计
学生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X=1550-2003X+
200=1550(1550-200)31550-3x=200(1550+200)3(1)
先让学生说说左面三种方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师:其实这三种方法之
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有什么联系?(同桌讨论)(2)再让学生讨论右
面两种方法,根据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种
肯定是错误的。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随机出示线段图帮
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师: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种方法把它计算出来。
指名板书。
2、师:解答好了,接下去还要做什么?(学生检验并交流)
3、比较(1)比较第2题的算术解和方程解。师:这道题用算术
方法和方程都可以解。谁来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2)
比较第2题和第1题。师:第1题为什么用算术方法解?(学生充分交
流)师小结:通常我们用方程来解象第2题这样的应用题。揭示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4、练习(1)学生列方程解第3题。学生练习,指名板演。师:
谁来评一评他做得怎么样?(2)学生列方程解第4题师:谁来说说第
4题和第2、第3题有什么不同?(评析:力求让学生去发现和概括出
规律性的知识,无论在体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还是在多种方
法的择优上,等等,都尽量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使学生在分析、对比
中,探索规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畅谈感受深化体验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又获得了一
些有关老校与新校的信息,请同学们再把我们新校与老校的有关数据
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说些什么?
8、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觉得解答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类应用题的关
键是什么?(评析:通过总结,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找关键句中的等量
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