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肾功能衰竭

【疾病概要】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简称急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进行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主要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氮质血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临床上根据尿量减少与否分为:少尿(无尿)型和非少尿型。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急性肾衰的病因很多,按传统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大类。

(1)肾前性:是指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量减少,而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肾实质性:是指肾脏器质性损害引起的急性肾衰。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最常见,占75%~80%。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病变,其他还有某些药物,中毒、血管内溶血等。引起肾实质性损害的疾病还有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多发性小血管炎等。

(3)肾后性:是指肾以下尿路梗阻所致,及时解除梗阻常可使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常见的原因有尿路结石和肿瘤、前列腺肥大和肿瘤等引起的尿路梗阻。

2.发病机制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尚有争议,当前有下列几种学说:

(1)肾小管阻塞学说:肾小管堵塞(变性坏死的上皮细胞及脱落的微绒毛碎片或血红蛋白等所致),使堵塞以上肾小管内压增高,继而使肾小囊内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停止。

(2)反漏学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后,肾小管壁失去完整性,造成肾小管内液反漏至肾间质,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球和肾小管,加重肾缺血,使肾小球滤过率更低。

(3)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实验表明,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血流量会重新分布,几乎没有血流至肾小球,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由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休克、产后出血、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原因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引起急性肾衰。

(二)临床表现

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原发疾病、急性肾衰引起的代谢紊乱和并发症。临床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少尿或无尿期

(1)尿量减少:患者表现为尿量骤减或逐渐减少。少尿期一般为7~14天,极少数可达30~70天。

(2)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过多:水过多的主要原因为肾脏排尿减少,患者表现为全身水肿,严重时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2)高钾血症: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除肾排泄过少外,酸中毒、组织分解过快等也是常见原因。高钾血症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3)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使酸性代谢产物排出减少,以及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功能丧失等因素有关。

4)其他:可有低钙、高磷、低钠、低氯血症等。

(3)氮质血症:由于少尿或无尿,使氮质和其他代谢废物的排出减少,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4)各系统表现: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其表现与慢性肾衰相似,首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呼吸系统可有肺水肿、尿毒症性肺炎等;循环系统可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炎;其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表现等。

2.多尿期进行性尿量增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每日尿量可成倍增加,进入多尿期5~7天时,每日可达3000mL。多尿期肾功能并不立即恢复,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仍可上升。由于尿量骤增,患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3.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BUN和Scr下降,接近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3~12个月内恢复,部分患者肾小管浓缩功能的完全恢复,需要6~12个月左右。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少尿期可有轻、中度贫血,BUN每日升高3.6~10.7mmol/L,Scr每日升高44.2~88.4umol/L,血清钾浓度可大于5.5mmol/L,可有血钠、血钙、血磷升高。

2.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多为+~++;尿沉渣镜检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管型、颗粒管型及少量红、白细胞;尿比重多在1.015以下。

(四)治疗要点

1.少尿期的治疗

(1)一般治疗:(见本节护理措施中相应部分)。

(2)高钾血症的处理:当血钾浓度超过6mmol/L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常用措施有:

1)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11.2%乳酸钠40~200mL静脉注射,伴代谢性酸中毒可予5%NaHCO3250mL静脉滴注,以对抗高血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2)25%葡萄糖200mL加入胰岛素16~20u静脉滴注,以促使钾从细胞外转入细胞内。

3)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20g加在25%山梨醇溶液100mL口服,以促使钾从消化道排出。上述处理方法仅为临时的应急措施,一般仅能维持2~6小时,不久可以再次发生高钾血症。故上述处理后应及时进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