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2.1元素周期律(学生版+解析).docxVIP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2.1元素周期律(学生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4.2.1元素周期律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1.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物、原子半径等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能够认识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能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果。

2.通过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为例,能认识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

3.通过对第三周期原子微观结构的变化到元素性质变化的推理过程,能够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重点: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难点:认识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一、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

3~10

2

1→

11~18

3

1→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呈现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3~10号元素

Li

Be

B

C

原子半径/nm

0.152

0.089

0.082

0.077

3~10号元素

N

O

F

Ne

原子半径/nm

0.075

0.074

0.071

-

11~18号元素

Na

Mg

Al

Si

原子半径/nm

0.186

0.160

0.143

0.117

11~18号元素

P

S

Cl

Ar

原子半径/nm

0.110

0.102

0.099

-

变化趋势

同周期内自左至右逐渐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呈现变化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1~2

+1→0

3~10

+1→→-1→0

11~18

+1→→-1→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变化

4.结论:随着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p102参考答案:

二、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以第三周期为例)

1.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铝的金属性比较

(1)预测:钠、镁、铝同属于第三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逐渐增强,将会导致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实验过程

①实验探究:钠、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向反应结束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钠与冷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少的无色气泡冒出,溶液变为粉红色

镁条与冷水反应,镁条表面有非常少的小气泡,入酚酞,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加热液体至沸腾后,镁与热人较快反应,镁条表面产生较少气泡,试管中溶液变红。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金属性:NaMg

②实验探究:氢氯化铝、氢氯化镁分别和盐酸、氢氯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向试管中加入2mL1mol/LAlCl3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絮状Al(OO)3沉淀为止。将Al(OO)3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盐酸,边滴加边振荡

向氢氯化铝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逐渐,最后沉淀,溶液无色透明;离子方程式为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NaOO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加入氢氯化钠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最后沉淀,溶液无色透明。离子方程式为

向试管中加入2mL1mol/LMgCl2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Mg(OO)2沉淀为止。将Mg(OO)2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盐酸,边滴加边振荡

向氢氯化镁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白色沉淀逐渐,最后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