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
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1
一、在操作中生疑
教材之所以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我想是
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当学生用同一种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
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
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
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
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二、在交流中感悟
在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
规律,教师设计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
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
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
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
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知道这样
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
三、在联想中建构
因为学生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
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因此当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交流讨论
分享的平台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擦亮,有的联想到“能正好铺满
边长是6的倍数的正方形”有的联想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边长
的厘米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在头脑中将眼前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与“倍数”紧紧地联系起来,然后教师及时揭示公倍数的
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实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2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大数是小数的倍数,
一种是两个数是互质数,还有一种是既不是互质数也不是倍数关系。
对于第三种情况,新课标的要求是用列举的方法一一列举出两个
数所有的倍数,再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这样教学,对于学
生来说好理解,但是,实际教学是有部分学生不好掌握,所以就补充
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效果还是不错。在用短除法的来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在前面有了求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的方法也是用短除法来求的,短除法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
重点也是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除到末尾的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了,书本
上说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我觉得这样的说明未必太简单了,怎
么把这些乘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了呢?其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更
加深入的进行探讨,所有的除数就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所有的商就
是不公有的因数,12=2×3×2;30=2×3×2×5这两个数共有的因数
是2、3不公有的因数是2、5,所以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2×3×2×5=60。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理解的更加深透。另
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互质的两个数判断不是很熟悉。对倍数关系的
两个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没有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众
怒难犯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课后教学反思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
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让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最小
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始,创设了生活中的事例,要求用公
倍数来求的,这样我把新知找4和6的公倍数融入到学生喜欢的生活
中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知,起到了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
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设计了求两数的公因数只有1的情况下,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数是
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你是怎么想的?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
题,每个问题都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住宅项目概念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docx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docx VIP
- 起重工(高级)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第三部分专题十二图文转换(教学设计)2024年新高考文化课冲刺点金语文.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图超级好用.docx VIP
- 律师事务所人事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3年昆明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x VIP
- 结核病诊断技术.pdf
-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