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思政在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摘要: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协同育人效应,对于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中所需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劳动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工科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需求的适配度,解决高等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劳动;价值;路径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1]。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尤其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其主要行为场域和生活空间已经被“一网打尽”,其学习方式较之传统学习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互联网学习已然成为当下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然而,互联网影响下各种思潮暗流涌动,文化渗透不断加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几乎遍及每个角落,传统的价值观塑造方式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变化节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主战场,在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目的是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间的桥梁,解决传统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问题,形成教育合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要通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造性劳动实现技术强国。工科类院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未来将走向制造业、工程建设等工业企业岗位,如何通过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运用的连续性教育,增强创造性劳动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把事业理想和道德追求融入国家建设,提高工科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需求的适配度,成为当下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在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中的需求
创造性劳动人才是指具备正确的劳动观、深厚的劳动情怀、较高的劳动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该方法从根本上明确了教育“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在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中的社会需求
课程思政不但有助于增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其更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厚植劳动人才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赋予高等教育的新历史使命。伴随科技生产力不断加强,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制造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具备成长力的创新型工程师成为各行各业争先抢夺的人才,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以使命在肩的主人公意识,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建设需求培养人才。除此之外,课程思政可以有效保障高等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持续性输出,適应时代变革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创造性劳动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思政在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中的理论需求
高等学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新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较以往已有显著改变,专业课程教学作为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载体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作支撑。
课程思政的劳动教育不等于一般实践性劳动教育,其最根本核心是劳动育人,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须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典型性的融合教育须建立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体系,针对性制定人才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危机内生态干预系统构建研究.docx
- “躺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冲击与对策研究.docx
- 中国特色财经人才自主培养的动因、逻辑与进路.docx
- 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x
- 人机协同视域下翻译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docx
- 元宇宙助力高校思政课沉浸式教学创新研究.docx
- “双碳”背景下新工科“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执行力提升的三重维度.docx
- 专业课程体系下“社会学概论”课程定位及其适切性研究.docx
- 河北省高校运用红色资源实践育人的途径及正效应.docx
- 中国数控搓丝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单身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中国泡沫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中国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中国爆炸物销毁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飞机制动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基于案例分析的化学教学反思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学习动机对学生技能提高的影响机制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小学课本使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