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春节习俗调查报告2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2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1

一.过年长辈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

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

的小妖,名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

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

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

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

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

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

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

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

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

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

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

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

第1页共10页

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

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

岁钱了。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

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

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

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

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

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

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

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

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

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

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

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

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

第2页共10页

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

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

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

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

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

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二.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

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

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

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

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

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

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

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

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

第3页共10页

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

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

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

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

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