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17.《孤独之旅》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本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
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
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
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跟随父亲
背井离乡去放鸭,故事也就由此开始了。
二、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
首位中国作家。其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蜻蜓眼》等。
三、字音词义
觅mì食: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xī闹:嬉笑打闹。
空旷kuàng: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撩liáo逗:挑逗,招惹。
炊chuī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掺chān杂:混杂,使混杂。
驱qū除:赶走,除掉。
温顺:温和顺从。
重叠dié:(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眺tiào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的状态。
四、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描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亲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
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从而告诉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
需要在孤寂中磨练,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为家境一落千丈而失学,被迫跟随父亲
去放鸭。
第1/3页
第二部分(2-27):故事的发展。写杜小康随父亲踏上放鸭之路,同时这也是一次“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28-49):故事的高潮。写杜小康父子俩在芦荡中放鸭、找鸭。
第四部分(50-52):故事的结局。写杜小康在芦荡中历经重重磨难,终于长大了。
六、鉴赏品读
1.“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
“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
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的。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
2.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文中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用鸭们的无忧无虑、兴致勃勃来衬托杜小康夫子俩的茫然、孤寂。
3.“前行是未知的,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句中的“撩逗”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撩逗”一词准确地写出了杜小康在一个陌生地开始将对家乡的思念转移到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对
“前方”的憧憬与期盼。
4.作者把“芦苇”“芦荡”分别比作“浪潮”“大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越
幽深繁茂,越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越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的环境使
杜小康产生了压抑沉重的心理。
5.“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这句话连用四个“黑”,有什么
表达效果?
这里的环境描写,连用四个“黑”字描绘出了暴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阴沉的景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烘托杜小康坚强、勇敢的性格。它预示着杜小康将经受一次成长的洗礼,与后文战胜风雨后明亮的天空形
成强烈对比。
6.“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
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里的“哭”有什么含义?
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
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了、坚强了。他意识
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同时也暗含着他为自己
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却要承受这样重的生活艰辛而委屈地哭。
7.“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