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心身疾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应激应激引起生理反应的刺激物对不良刺激或环境的反应一种察觉到的威胁、一种主观的判断与认知*应激过程模式:输入部分—应激源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应激反应结果应激过程模式:
输入部分——应激源*躯体性:直接作用于个体产生刺激社会性:客观社会学指标、社会变迁心理性:人际冲突、个人愿望受挫等文化性:语言、风俗、信仰的改变logo应激过程模式:
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决定了事件对个人的影响。如果个体相信刺激是可控的,就可以减轻应激。中性事件——错误评价——应激反应消极事件——积极评价——不应激应激过程模式:
应激反应——心理生理的整体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免疫系统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心理反应:贰壹应激过程模式:
应激结果*适度应激—促进个体健康与功能活动适度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应激过度—损害个体健康JoeBrady和同事的“执行猴”研究其他研究应激作用模式(自姜乾金,1993)应激反应健康、疾病社会支持个性等1生活事件2认知评价3应对方式应激可以对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影响应激反应的强度和耐受力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2020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引起精神痛苦012021应激加重或使疾病复发022022应激与其他因素共同致病03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急性心理应激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心理应激神经血管性虚弱应激的应对策略*应对被认为是“任何一种健康或不健康的、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努力来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或用最小的痛苦来耐受应激带来的效应”。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心理环境防御机制放松技术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关系的研究历史01心身疾病概念的发展02心身疾病的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主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03心身疾病的范围04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心理动力学途径亚历山大:心理冲突的重要性邓巴:疾病的人格特异论行为模式: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学说心理生理途径:心理因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疾病的多病因论——医学实践的综合处理方式心身疾病当前研究特点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01大量应用心理测量工具02应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引发生理生化变化03个性对心身疾病的重大影响04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情绪因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生活事件人格特点身体器官的脆弱性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心身疾病的预防: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并重1、作好传统的预防措施,确立健康生活模式2、加强心理性预防措施3、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心身疾病的诊断:躯体诊断与心理诊断并重心身疾病的治疗:生物治疗与心理咨询与治疗心身疾病的诊断*详细的躯体检查心理诊断:访谈和心理测查病人的人格特点和行为类型特点病人当前心理、情绪状态心理社会致病因素12心身疾病的治疗*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壹贰心理社会水平的干预与治疗的目标:叁从客观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肆提高个体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伍减轻应激生理反应对机体器官的冲击心身疾病的治疗*0102药物治疗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和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对器官的冲击: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法等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水平降低生理反应的强度提高患者改善认知的能力心理治疗冠心病*冠心病的传统影响因素:遗传素质、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运动过少心理应激:不能用传统危险因素解释的现象不同社会生活环境对冠心病的影响不同社会分工对冠心病的影响不同生活遭遇对冠心病的影响0102心理生理反应特点冠心病*冠心病人的习惯性倾向明显比常人差冠心病人对于持续刺激和紧张作业停止后的生理反应恢复过程明显比常人缓慢。冠心病人对时间的估计偏长。冠心病人对挑逗性词的反应明显大于常人冠心病人的唤醒水平明显高于常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