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7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带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7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带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田水利、工商城市、水运交通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下列记载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关中自汧、雍以东至(黄)河,膏壤沃野千里”

B.“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

C.“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D.“燕(地)……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2.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市集。”材料表明草市()

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

B.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

C.其出现说明交易场所不受限制

D.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

3.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

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4.(2024·青岛黄岛区模拟)《齐民要术》强调,种冬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5.唐太宗对流落“外蕃”的人口,采取回归者免除徭役与赋税3-5年的措施。此举吸引了大批人口回到“内地”,仅贞观三年(629年)自塞外归来者就有120多万。这一举措()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助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导致均田制瓦解

D.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6.唐前期,政府规定每位纳税者可授田总额为100亩,事实上纳税者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但每位纳税者的纳税数目都是固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由此可知()

A.赋税制度亟待作出重大调整

B.纳税者实际负担较为沉重

C.租庸调制缺乏稳固运行基础

D.均田制徒有其名并无其实

7.下表为唐代西州青苗簿中各类田亩自佃及出租情况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

种类

亩数

自佃

出租

官田

107亩200步

8亩

99亩200步

寺观田

56亩220步

10亩120步

46亩100步

百姓田

326亩200步

131亩120步

195亩80步

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 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

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8.(2024·陕西西安中学模拟)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9.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按日计工资的称“日佣人”,按月计工资的称“月作人”,还有论件或包工的。据《太平广记·奚乐山》记载:“上都通化门长店,多为车工之所居也。广备其财,募人集车,轮辕辐毂,皆有定价。”这反映了()

A.政府对手工业管理失控

B.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10.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云“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父兄劝诫子弟,既然经商了就不要考虑功名。到宋代,商人不仅逐利也注重求名,“父商子仕”现象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

B.中国古代经济转型的出现

C.选官制度促进了阶层流动

D.主流文化受到了极大挑战

11.五代冯道主持刻印了《儒家九经》,该书是儒家经典有系统付梓之最早个案。后蜀刻印儒家经典及《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专书,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印书种类,无所不包,史地、方术及诗文等均有印刷。由此推知,五代至北宋时期()

A.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B.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C.社会文化得到较大发展

D.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

12.下图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这一变化()

A.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

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

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zs890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2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