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矛盾同趋尖锐,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供热系统重要能源转换设备的燃煤锅炉能耗巨大,占我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我国目前很多自动运行的锅炉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安全性低,工作效率和环境污染普遍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实现锅炉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西门子公司的S7-200PLC设计了锅炉输煤机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下位机控制和上位机控制两部分,下位机控制系统采编用CPU224模块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V4.0STEP7Micro/WIN程软件,进行PLC程序设计;选用组态软件“组态王6.53”进行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
关键词:PLC输煤皮带传送组态王
II
目录
1引言 1
2设计内容和要求 1
3设计方案 2
3.1设计信号说明 3
3.2输煤机组运行过程 3
4硬件电路设计 4
4.1系统控制主电路图设计 4
4.2电器元件的选择 5
4.3I/O地址分配 6
4.4PLC控制电路接线图 7
5软件设计 8
5.1顺序功能图 8
5.2程序设计 9
6系统组态设计 10
6.1组态软件简介 10
6.2定义设备变量 11
6.3建立动画连接 13
6.4配置运行系统 15
设计心得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PLC梯形图程序 19
附录2:组态王应用程序命令语言 27
1
1引言
锅炉是工业生产或生活采暖的供热源,按其供热的方式分为蒸汽和热水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及间接供热;后者主要用于生活供暖和生活热水,多用于集中供暖地区及宾馆、饭店等。从80年代石横工程[1]全套引进第一台300MW机组[1]到至今,锅炉厂房控制系统、控制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设计逐渐成熟。由原来的继电器实现控制功能转化为用PLC实现控制功能。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的开放,减人增效越来越得到工厂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如何优化车间的控制已成为每个工程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所谓锅炉输煤系统,是指从送煤开始,一直到将合格的煤块送到原煤仓的整个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给煤生产线、选煤、皮带运输系统、破碎与提升、回收系统以及一些辅助生产环节。本设计中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输煤系统部分,即煤块从给煤机传输到原煤仓的过程。
2设计内容和要求
本项目要求输煤机组主要由6台三相异步电动机M1~M6和一台磁选料器YA组成,最终实现对锅炉的输煤机组的运行控制,具备开车、停车的自动和手动控制功能,需具备提醒、保护和紧急停车功能。此外要对供煤机组的运动过程实时监控,在突发故障或意外情况是给予显示以便操作人员对系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此次设计基于以上控制目的。此外在操作台还将有一台触摸屏来监控电控系统运行的各个过程参数。输煤机组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
M4(5kW)
M4(5kW)提升机
M2(3kW)
煤回收方向
送煤机P2
M5(75kW)
回收机P2
M6(3kW
磁选料器YA(15kVA)送煤机P1
破碎机
M3(13kW)
给料器
M1(3kW)
煤送至卸煤仓
输煤方向
输煤方向
图2-1输煤机组控制系统示意图
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设计是根据工业锅炉供煤工艺要求进行设计的,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任务是:能够对电机进行启停,手/自动,紧急停车等基本控制要求。
针对以上设计目标,为了保证输煤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该系统应满足以下
2
具体要求:
(1)供煤时,各设备的启动、停止必须遵循特定的顺序,即对各设备进行联锁控制;
(2)各设备启动和停止过程中,要合理设置时间间隔(延时)。启动,停车延时统一设定为10s。启动延时是为保证无煤堆积以发生故障;停车延时是为保证停车时破碎机等为空载状态;
(3)运行过程中,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发出报警并自动停车,其整个输煤设备也立即停车。此外在现场也有控制系统装置运行的按钮;
(4)可在线选择启动备用设备。在特殊情况下可开启另一套备用设备,由两条输煤线的有关设备组成交叉供煤方式。
3设计方案
本控制系统是基于PLC控制的设计,并且输煤系统的故障判断是建立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的。首先它的硬件部分属于电气控制,软件部分是利用PLC的软件编程对其进行控制[6],同时利用组态软件建立上位机监测画面,通过与PLC的通信对运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3-1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概论》课程标准.docx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1).docx
- 统计学与应用论文: 基于回归方法分析波士顿房价数据间的相关关系.doc
- 《小学教育心理学》616-0(朱晓玲)教案 第2课 学习概述.docx
- 《小学教育心理学》616-0(朱晓玲)教案 第6课 小学生学习迁移(一).docx
- 《小学教育心理学》616-0(朱晓玲)教案 第8课 学习策略概述.docx
- 《小学教育心理学》616-0(朱晓玲)教案 第10课 小学生知识学习.docx
- 《小学教育心理学》616-0(朱晓玲)教案 第12课 小学生问题解决.docx
- 62#大号码侧向通过速度达220KMH高速无砟道岔施工工法附件下载.docx
- MSDS——气凝胶绝热毡 FMC200.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