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课标,让更多学生喜爱化学.pdf

准确把握新课标,让更多学生喜爱化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准确把握新课标,让更多学生喜爱化学

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从前两年的教学来看,教师对新课

程理念的认同度日益提高,对教材的认识更为深刻,对改进教学方法的自觉性有

了增强。但是也不可否认,教学中所取得的进步离新课程的要求还很远,特别是

在新课程的探索中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有的教师还继续采用老一套教学

方法来应对新课程,其结果让学生无所适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

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理念,没有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

对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应该从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人手。认识决定

行动,只有提高认识,才能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进而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

学目标。当前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急需提高两个基本认识,努力去纠正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偏差,切实改进教学。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需要提高的两个认识

1提高对化学学科模块设计思想的认识

新课程在学科教材设置上都分“必修”和“选修”模块。以高中化学教材为例,

教学内容由2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组成,也就是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该掌

握《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中所涉及的化学基本知识,并且还需要了解

选修模块中至少1个模块的化学知识,以满足每位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对理科或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不同程度地选择更多的化学选修模块进行

学习,更广、更深地了解化学科学的内容、原理和在生活及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化学1》和《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基本

上涵盖新课程实施前高中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但是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却大大

降低,因为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如《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重点学

习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油脂和糖类等物质的基本知识,有机化学的知

识体系似乎很不完整,但她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了解这些有机化学知识

不仅为今后继续深入学习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能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将发

挥一定的作用。

2提高对化学学科教材内容编写特点的认识

《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摒弃了传统手法而采用专题形式进行编写。

传统的化学教材突出知识体系的体现,如原子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都是

按“章”设置进行系统学习,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以同族元素进行归类学习。

新课程却不同,专题所涉内容较广,以《化学1》中的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

世界”为例,所涉知识就有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分散

系、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离子的检验、

溶液的配制等。但就我省采用的江苏版新课程化学教材来看,具有如下特点。

(1)先基础后延伸。教材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重视知识系统的形

成与扩展。如《化学1》的专题1从物质的分类开始学习,是为了与初中的自然

科学知识相衔接,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科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消除

陌生感和畏惧感。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例,先从专题1反应分类引入,再到专

题2从电子得失的角度提出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接着在专题3、专题4中通

过铁、铝、浓硫酸、硝酸的有关性质,进一步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事实上,《化

学1》《化学2》在化学知识的介绍中都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延伸的编写顺

序是十分明显的。

(2)先宏观后微观。物质的组成等微观结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微观世

界具有抽象性,看不见摸不着。教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在编写时从宏观世界入手。在《化学1》中的专题1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就是按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物质的原子结构”的顺序编写的。在

学习原子结构时,教材又设计一组组精巧的实验带领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认识

到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实验和推理基础上的假设,随着科学的发展,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将会越来越清晰。在《化学2》的专题1“微观结构和物质的

多样性”中再用原子结构分析了元素之间存在的规律性和产生物质多样性的原

因。学生有了适当的铺垫拾阶而上就不会感到太难了。

(3)先实际后联系。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教材

都从生产或生活实际引入,体现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化

学1》中的专题2、3、4分别以“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

氮和可持续发展”为标题,在《化学2》的专题3中,各单元分别以“化石燃料与

有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