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李白(蜀道难))
(2),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两句话力斥其非,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南北朝时,文人的五言诗成为主要的诗歌体裁,诗歌的标准既重声韵,又重抒情。南北朝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将曹操的诗列为下品,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个场景被小说《三国演义》、戏曲《群英会》不断地再现,成为动人而有诗意的一幕。
①的确,曹操的诗古朴直率,缺乏修辞技巧。
②苏轼《赤壁赋》为这首诗构拟了一个悲壮的写作场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成诗,固一世之雄也。”
③这其实是一个天才的理解。
④历史中的曹操没有完成他澄清天下的壮志,但他的诗歌却感动着后人。
⑤但这丝毫不影响《短歌行》的伟大,其伟大之处正是“悲凉”之句,是其中包舍着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深沉远大的心志。
A.③①⑤④②
B.③①④⑤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④⑤②③
(2)晨晨同学想探究大观园里的主仆关系,他列出了《红楼梦》中一些要细读的章回,你认为其中哪一回略读即可?()(2分)
A.第9回“训劣子李贵承申饬嗔顽童茗烟闹书房”
B.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C.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D.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毛裘”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7分)
“取象比类”的前世今生
王前
①“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认知模式,它绕过了逻辑推理的途径,不用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建立不同事物的“象”之间的比喻关系,就可以将事物本质特征巧妙揭示出来,这在知识和信息有限、逻辑推理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独特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象”,是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整体性把握,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某些征候预知未来趋势,所谓天象、气象、脉象、意象等,都具有此类性质。“取象比类”的关键在于用人们熟悉的“象”作为喻体,来认识某种比较生疏的“象”,使人们体验这两种“象”之间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恰好就是有待认识的“象”的本质特征,这样可以使人们对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通透的理解。“取象比类”具有整体性、直观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单纯的逻辑思维较为缺乏的。
②“取象比类”有着耐人寻味的前世,也有着值得关注的今生。这种前世与今生的比较,是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一个窗口。
③“取象比类”曾在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广泛存在,在古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古代的技术发明构思注重“制器尚象”,中医在阐释医理药性时大量采用“取象比类”,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取象比类”的智慧,如“治大国如烹小鲜”“练拳如练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中国古代教育中注重“循循善诱”,思想交流中看重悟性,“取象比类”成为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精彩的“取象比类”能够产生融会贯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所以被称为“精辟”(“辟”同“譬”,指“举他物而明之”)。
④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形式逻辑思维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非形式逻辑思维活动一直评价不高。当一些近代西方学者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象比类”后,往往将其等同于简单的类比推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传入中国以后,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相对被边缘化。在一些学者看来,尽管“取象比类”在现实生活中依然起作用,但在学术价值上只属于传统文化,并无现代价值。
⑤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取象比类”这种认知模式开始显现出新的意义和应用前景。由于人类的形式逻辑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取代,而非形式逻辑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尚为人类所特有,因而其独特价值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哲学家约翰逊开展了关于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逐渐在学术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
⑧西方学术界对隐喻的功能的关注,主要是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展开的,目的在于弥补单纯的逻辑分析思维的缺陷,这和“取象比类”力图用另一种方式说明事物木质特征的目的有着很大区别。“取象比类”主要采用明喻而非隐喻,但在认知模式上与隐喻有一些相近和相通之处,并且在功能上有其特殊优势。莱考夫和约翰逊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11月28青桐鸣高三语文联考作文“蝼蚁也如神与享受平凡”审题指导及相关范文.docx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课文核心知识点.docx
-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期末作文《我看‘拿来’》例文.docx
- 2024年初中作文备考之记叙文写人作文技巧指导.docx
- 2024年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教学设计.docx
- 2024年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课件.pptx
- 2024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作文题目解析及相关范文:很多求而不得的事往往也会不求而得.docx
- 2024年上海市七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新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真题挖空详解及名校模考训练.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专练之长短句变换(答案版).docx
-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重难点讲义(苏教版)(1).docx
- 4.4 解比例 数学六年级下册同步培优讲义(苏教版).docx
- 第四单元《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docx
- (奥数典型题)第三讲 分解质因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提升讲义(人教版).docx
- 2.2:2、5、3的倍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docx
-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重难点讲义(苏教版).docx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重难点讲义(人教版).docx
-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提升(北师大版).docx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五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重难点讲义(人教版).docx
-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知识点(人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