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词合集.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書所見》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小朋友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風,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怀念起自已的家乡。

家中几种小孩還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還亮著灯不愿睡眠。

注释

萧萧:風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動。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

《夜書所見》中的“見”是一种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見,所見的意思。因此在這裏应讀“jiàn”。全诗的理解应為:(題目)在孤寂夜裏写写所怀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風吹動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怀念起自已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已疼愛的孩子,此時也許還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還不愿睡眠。

本诗交錯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体現古诗《夜書所見》唯美性,可從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風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起後两句書写的思忆之情,怀念家中小儿此時也許還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單之時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互相映衬,构思神妙。

2、動静結合,以動衬静。秋叶、秋風、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動景,動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無边,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風声,却又引動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午夜牵挂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錯,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風扫落叶,長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無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見实景:叶落声寒,水動風凉;三、四句写引起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見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無尽!

5、心驰神往,遠近互動。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單之苦,而产生眷恋遠方亲人之心。虽身在仟裏之距,嬉戏場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無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語双关,既有秋風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見妙趣。写出小朋友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場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動”“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動”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動”為诗“骨”,“知(思)”為诗“心”,做好了前後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風動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見秋風起而怀念家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頭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當時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長。“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風動客情”。這一“送”一“動”,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風以人的情态思绪。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讀者带進這風送寒凉、情動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動凄凉心境,用听覺形象沟通触覺感受,意味绵長。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風吹過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風的声音,最能触動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尚有小朋友點著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轻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他乡,静夜感秋,写下了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九月九曰忆山東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他乡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遠离家乡無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怀念遠方的亲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會由于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九月九曰:即重阳节。古以九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東:王维搬家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東,因此称山東。

他乡:他乡、外乡。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曰。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風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時人們认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這首《九月九曰忆山東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拾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务理事刘學锴先生對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這首诗就是他拾七岁時的作品。和他後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一样,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仟百年来,人們在作客他乡的状况下讀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怀念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