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例3、右图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求(1)R1:R2(2)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比U1:U2(3)若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之比I1:I2*与灯泡串联的电池总电动势相同,但灯泡的亮度却不同,可见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呢?一、欧姆定律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AVmA演示实验2、合上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上滑片P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0.5V、1.0V、1.5V、2.0V、2.5v,记下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3、换用另一导体B,重复实验。0.4100.30.20.10.51.01.52.0u/I2.50.550.250.200.150.100.05电压(V)电流(A)电流(A)AB导体数据处理U/伏I/安0导体B导体A每一组的图线都是的倾斜直线,即同一导体U/I比值是;但不同组的倾斜直线的斜率是,即不同导体U/I比值。定值不同的过原点不同的1、电阻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公式:一、欧姆定律R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1、2、3、4、5、6、7、8、9、01、电阻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物理意义: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公式:一、欧姆定律2、欧姆定律适用条件: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欧姆生平(1787-1854)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把握了许多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旁听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辍学,24岁重新回校,到26岁才完成博士学业。以后一直当中学教师。他热心于电学研究,曾研究过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欧姆家境困难,曾长期在科隆任中学数学和物理教师。??????在今天看来,欧姆定律的研究如此简单,但在欧姆那个年代,他的研究非常困难。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一个电压稳定的电源;二是没有一个能精确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电流表)。他一边教书,一边用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技艺,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仪器设备。尤其是在1826年设计制成电流扭力秤。前后进行了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实验测量工作。在几乎没有机会跟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接触的环境中,独立地探索着。为了能到柏林阅读资料,欧姆甚至辞去在科隆的职务(此时他已在科隆大学予科任教),借居在弟弟家专心研究。他终身未婚。?欧姆定律的实验结果发表于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关于电路的数学研究》,给出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现在电阻的单位欧姆是以欧姆的姓氏命名的。例1、将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得到:R=U/I,关于此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R=880K?例2、一测电笔中的电阻880KΩ,则测试照明电路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多大(人体电阻约为3000Ω)?答案: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0.25mA.电阻的倒数!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符合欧姆定律的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不符合欧姆定律的导体和器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说一说下图是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你根据这条曲线说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和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的关系。R1R2答案:(1)1:3(2)1:3(3)3:1例4、若加在某导体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