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君子九思|论语课讲义稿.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君子九思|论语课讲义稿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九,是变化的极数。代表的是思考的周遍深入。九,四正四隅再

加上一个中,就是九方,就代表周遍之意。

君子九思,哪一个思处于中的位置呢?那么先从视思明谈起。

视,从礻从见,音礻。礻,即为示。

示,象原始的祭台,通神明之德。

《说文解字》言其“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

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

我们看,这个“示”字,不简单——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们

再回到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见?什么样的观察?视思明,这是一种

什么样的明?

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观象授时”,这是一种明。亦有“神

明之明”。亦有“明明德之明”。

那么,我们在引用《系辞》里的一段话: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

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就是视思明的格局,天地人统合的格局,以象形取意的方式,

通天地万物,这叫明。

《黄帝阴符经》首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天之道,

是视思明,执天之行,是后八思,尽矣,可以为君子矣。

听思聪。听,从口,从斤。就是从别人口里说出的有分量的话。

聪,从耳从兑。兑者,悦也,兴悦也。这就是你真的听进去了,听明

白了。

语言,是名,是象形取意后形成的名。孔子注重正名,名实相符,

语言是和事实相应的。而语言往往有脱离事实的趋向。所以孔子说

“纳于言而敏于行”。

色思温。此乃察言观色之“色”,非“食色性也”之色。色思温,

就是面色温暖,不过冷不过热。反应在内心就是不卑不亢。

貌思恭。我们常说我们是外貌协会的啊,那是看人帅不帅,美不

美。我们这里不是这样的,不是要把自己的容貌打扮的美美的,而是

内外一致的恭敬,也是一个人表现出的谦虚与敬畏,对他人,对天地

万物。这是人的态度问题,这是心量问题。

言思忠。言,就是说话,就是许诺出去的话。忠,忠信也,中于

心也。说话算数,一口唾沫一颗钉子。这涉及到一个人的诚意问题。

这也和“听思聪”相应啊,人家都听进去了,相信你了,你做不到,

你以后说话,人家还会信吗?

事思敬。办事,要考虑做到认真。那么办什么事吗?打个酱油吗?

不是的,主要是说从政。没有敬,你不认真,那不行,那涉及到民众

的生存。你要把农时搞乱了,收成不好,饿死了人,这是天大的事。

疑思问。有疑惑了,那就要考虑探究下去,多请教他人。这个君

子,往往是领导人,有顾问,有辅弼之人,那就要多问,这样才能明。

忿思难。你发怒可以,但是呢你要想好后面的麻烦。想清楚了再

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有思吗?我觉得这里没有

思,大概是一种“不思而得”。

见得思义。获得利益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这一个放在

后面压轴,就是用道义压轴。

君子九思不是法律条文,甚至也不是不成文规定。所以不是规定

的礼仪。而是君子自修自觉去达到的标准。“克己复礼为仁”,君子

九思就是为仁之道。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

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用佛教语言就是“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这样的人,在于学派那是贤人君子,在宗教那是圣徒。孔子

说我见过有这样的人,听过他说过这样的话。

隐居起来保持自己的志向,出世便施行仁义践行仁道。我听过这

样的话,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这里的善恶,也可以理解为善人,不善之人。善人去尧舜禹文武

周公,不善之人如夏桀商纣这些。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伯夷叔齐是达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吗?这个

问题,这里孔子没有回答。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

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

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

君子之远其子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