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速度与媒介:加速时代下艺术的三重面向.pdfVIP

时间、速度与媒介:加速时代下艺术的三重面向.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速度与媒介:加速时代下艺术的三重

面向

作者:王少文钟舒

来源:《电影评介》2022年第13期

时间作为一个概念,长期存在于哲学、社会学、文艺研究等研究领域之中。在人类的经验

范畴之内,时间常常作为度量衡标准。时间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活动的投射。时

间兼具主观性与客观性特征,同时充满丰富的能指与所指。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时间蕴含着复

杂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传承精神,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体系。一个世纪以来,时间成了观摩社会变

迁的多棱镜,映射出万象多变的社会现状。尤其在文学艺术作品的描绘中,时间时而显性、时

而隐形地提示着时代的变迁与文明的更替。现代文明的特征表现出对时间与速度的高度关注,

由媒介塑造的新时间观进一步折射出社会加速发展的征兆。

一、速度与时间:现代社会的共同体

世纪20初以来,技术迭代和社会变迁使社会节奏加快,导致文化焦虑现象存在于社会结

构中的时间与空间之中,不断修订着人们的认知和经验。关于上述社会现象的讨论出现在学

术、艺术、社会学、哲学等研究领域之中。艺术所包含的范畴由社会决定,同时艺术蕴含着社

会信息。[1]本文立足于艺术社会学的视野,以社会加速系统理论为研究依据,将“速度”为主要

社会特质之一的“速度社会”作为研究范畴。[2]加速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哈尔特穆特·罗萨

(HartmutRosa)对当下社会所作出的诊断,他认为加速是导致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改变的关

键要素。[3]社会加速的成因是复杂的,从当下来看,电子媒介是社会加速的重要助燃剂,媒

介通过对时空的压缩与“即时性”,凸显出媒介时间性的重要性与必然性。面对加速社会与时间

结构的变化,艺术呈现出相应的时间特征,这一点在新媒体艺术上的表现尤为典型。按照社会

学家布迪厄对艺术场的划分,艺术面对社会呈现出自主(autonomous)和不自主

(heteronomus)的两极[4],即艺术的自律性和他律性。艺术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这也是

本文将时间、速度、媒介三重面向与艺术放在一起讨论的重要原因。

现代文化中不言自明的现象都可理解为对时间和空间体验的变化之反应。正如彼特康纳·

德(PeterConard)在1999年出版的《现代性时间,现代性地方》(ModernTimesandModern

Places)中提纲挈领地指出:“现代性完全就是时间的加速(并且因此与之相联系的是牢固空间

的瓦解)”。[5]1909年,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Marinetti)在法国的费加罗报(LeFigaro)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未来主义宣言》的文章,在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理念,即艺术家应实际

表现出人们当代的生活体验,核心在于表现一种速度之美。[6]速度“”一词从物理现象中解放出

来进入到社会文化的主题之中,进而迅速风靡欧洲。随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

在散文《现代生活的画家》(ThePainterofModernLife)中描述到:“现代性是过渡的、短暂

的、稍纵即逝的、偶然的,只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7]波德莱尔提供了一种

与永恒、经典相对的美学特征,将艺术、现代生活和审美在短暂性、瞬间性和现时性中融为一

体,这意味着速度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日常时间之中。

当时欧洲建筑、绘画、摄影、雕塑、文学和音乐等领域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速度带来的动

态体验。例如,立体派艺术家和未来派艺术家莱热(FernandLeger)、翁贝特·波丘尼

(UmbertoBoccioni)、马赛尔·杜尚(MarcelDuchamp)尝试将时间、空间通过抽象的绘画语

言翻译成新的形式语言。社会加速始于现代性的开端,人们对速度的理解和表达进入了物质世

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普遍的文化研究领域中,从莎士比亚到卢梭、从马克思到马利涅

提、从波特莱尔到歌德、普鲁斯特或托马斯·曼等作家、文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社会、生

活的加速。[8]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谈到“如果将现代感知媒介的变化理解为衰

退的光晕(aura),那么人们就能揭示这种(灵韵)衰竭的社会根源。”[9]机械复制首要表现

为技术或工艺带来的加速制作。本雅明对媒介的重视,在日后的传播学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

致。

二、加速社会与速度逻辑

加速社会的第二个明显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催生了全球范围内新的人机伦理关系。控制论[10](cybernetics)的诞生对20世纪的科学有着

重大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67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