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工艺研究进展.pdf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工艺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工艺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制药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抗体药物、基因

工程药物、诊断试剂、疫苗以及血液制品等五大类生物技术药物。目前每年都有300-500

种生物药进入临床试验,远远超过小分子化学药物的研发速度,是当前最活跃的医药研发

[1]

领域。近年来,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表达重组蛋白成为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趋势,其

中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占重要地位,在医学研究及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

义和经济价值。

1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概况

1.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从1885年Roux等人进行鸡胚胎组织培养开始,20世纪50年代人

类对病毒疫苗的大量需求促进人们大规模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并开始生产工艺过程设计研

[2]

究。1975年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问世,以及后来的基因重组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

用,分别掀起了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的两次高潮,最终获得能够稳定表达重组蛋

[3]

白的哺乳动物细胞,使其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哺乳动物细胞具备完整的转录翻译系统,保证重组蛋白(特别是抗体)在表达过程中

准确进行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包括多肽链的折叠、二硫键的形成、糖基化等,而正确进行

翻译后修饰是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前提条件[4,5]。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最接

近人源蛋白质,与天然蛋白有最大的相似性,使其成为蛋白类生物产品的理想宿主细胞。

早期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生产能力远比不上基因工程菌,但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培养哺乳动物

细胞生产重组蛋白的最终浓度达到3-13g/L,生产能力大大提高[6,7]。总的来说,哺乳动

物细胞相对于生产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不能进行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的原核生物)仍

然具有优势,对于保证蛋白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单克隆抗体有“生物导弹”之称,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包括疾病诊断,自

身免疫病和癌症的治疗。1997年以前,美国仅批准了2种治疗性单抗,而1997-2004年就

[8]

批准15种。单克隆抗体类药品在2009年成为国际医药市场最畅销的三大生物工程药物

之一(另外两种是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疫苗),年度销售总额突破400亿美元,占三大药

[9,10]

物全球销售总额的40%,比2008年同比增长21.2%。

目前我国抗体药物主要依赖于进口,价格十分高昂,治疗乳腺癌的Herceptin,205mg/

支的价格大约为15000元人民币,治疗淋巴瘤的Rituxan,400mg/支的价格大约为21000

元人民币。另一方面,抗体药物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单抗药物市

场发展迅速,已经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跨越。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国内的细

胞培养技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生产规模较小、产能较低,不能满足制药企业降低成本、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提高产能和经济性的诉求。因此,进一步优化细胞培养工艺、提高单克隆抗体产量具有重

要意义,如何通过优化细胞培养环境、调控和开发细胞生理状态、实现细胞培养过程的高

产率成为科研单位与制药企业的研究焦点。

1.3CHO细胞培养表达单克隆抗体简介

目前用于生产药用重组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主要是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另

外还有非

文档评论(0)

175****12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