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素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狭隘(ài)镌刻(juàn)挑拨离间(jiān)锲而不舍(qiè)
B.校对(xiào)狡黠(xiá)戛然而止(gá)诲人不倦(huì)
C.脊梁(jǐ)执拗(niù)翘首以盼(qiáo)奄奄一息(yǎn)
D.绯闻(fěi)炽热(zhì)强聒不舍(guō)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赴汤蹈火不可思义精兵简政
B.专心致志养尊处优万象更新见微知著
C.张灯结采能歌善舞别出心裁死得其所
D.语重心常座无虚席鱼贯而入发愤图强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思援弓缴而射之(引,拉)
B.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及日中如探汤(热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D.虽与之俱学(虽然)孔子不能决也(决定)
4.下列诗句与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重阳节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夸张)
B.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拟人)
C.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比喻)
D.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反问)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刻苦努力,学好本领。
A.如果……就……所以……就……
B.只有……才……因此……才……
C.因为……所以……而且……也……
D.只要……就……但是……却……
7.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诸葛亮,他足智多谋,巧用天时地利完成了任务。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众多梁山好汉形象,如武松、林冲等。
C.《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情节是“三打白骨精”,他识破妖怪的伪装,保护了唐僧师徒。
D.《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风貌,书中人物众多,各具特色。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抗疫英雄的发言。
D.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立之年”指人三十岁。
B.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C.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称谓,如“垂髫”指儿童,“黄发”指老人。
D.书信的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10.下列诗词名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wúyànyǔbōxuēwǔmèi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生机()七八()()灯()彩
()然()同()()更新()堂()笑
(1)上面词语中,形容非常热闹的是“”,形容变化很大的是“”。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呈现出一片______的景象。
3.“______,快走踏清秋。”这句诗出自李贺的《》,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愿望。
4.“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常用来赞美那些具有______精神的人,它的作者是。
5.请写出三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