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第一则材料中,唐太宗的观点“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第二则材料中,朝廷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不同的赋税政策,也体现了朝廷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治理,B项正确;民族交往强调双向交流,题干仅体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态度和政策,同时题干中唐太宗的态度和朝廷的做法,并非为了促进民族交往,而是为了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没有唐朝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题干中唐太宗的观点没有体现“因俗而治”,也没有涉及“民族政策”,不符合题目设问“集中体现了”,排除D项。故选B项。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项;清代的学者主张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排除B项;李觏和张载没有主张“杂糅佛道”,排除D项。故选C项。
5.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答案】D
【解析】
赵匡胤建立宋朝,皇帝赵匡胤的皇姓“赵”字为《百家姓》第一姓,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以“张”为第一姓,可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D项正确;《百家姓》中姓氏排列并非反映的是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安徽省皖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C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北京市大兴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