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2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常见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气体名称
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
氧气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向下排空气法
氢气
Zn+H2SO4ZnSO4+H2↑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硫化氢
FeS+H2SO4FeSO4+H2S↑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硫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氮
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向上排空气法
乙炔
CaC2+2H2OCa(OH)2+↑
排水法
氯气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向上排空气法
氯化氢
NaCl+H2SO4(浓)NaHSO4+HCl↑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向上排空气法
一氧化氮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排水法
乙烯
C2H5OH↑+H2O
排水法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装置类型
装置图
适用气体
注意事项
固?固加热型
O2、NH3等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③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强热
固?液加热型
或液?液加热型
Cl2、HCl等
①加热烧瓶时要垫石棉网;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固?液不加热型
或液?液不加热型
H2、CO2、
SO2、NO、
NO2等
①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的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且气体不溶于水;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又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速度
气体制备口诀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
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3.常见气体的除杂与干燥
(1)气体的除杂
气体的除杂一般是指除去水蒸气以外的杂质。关于气体的除杂应掌握以下两点:
①除杂原则.a.不损失主体气体,即被净化的气体不能与除杂试剂发生化学反应;b.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c.在密闭装置内进行;d.常先除去易除的气体.
②选择除杂试剂的依据。利用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等。液体除杂试剂用洗气瓶,固体除杂试剂用干燥管。
(2)常见气体的净化
气体
所含杂质
净化剂
净化装置
O2
Cl2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瓶
H2
H2S
硫酸铜溶液
CO2
HC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O2
SO2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l2
HCl
饱和食盐水
SO2
HCl
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CH4
乙烯
溴水
CO
CO2或H2O
碱石灰
干燥管
N2
O2
灼热的铜网
硬质玻璃管
CO2
CO
灼热的氧化铜
(3)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指除去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实质上也属于除杂范畴(是一种特定的除杂过程);气体干燥的关键是选择干燥剂,并根据干燥剂的状态选择干燥装置,常用的装置有洗气瓶、干燥管等。
(4)常用的气体干燥剂
类型
酸性干燥剂
碱性干燥剂
(固体)
中性干燥剂(固体)
常用试剂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P2O5(固体)
碱石灰、CaO
无水CaCl2
(5)气体干燥与除杂的顺序问题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法除去杂质,则先干燥后除杂。
4。气体的收集方法
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时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
常见的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原理
收集的气体不与水反应或难溶于水
与空气不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与空气不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小
收集装置
适用的气体
H2、O2、
NO、CH4
Cl2、CO2、NO2、SO2
H2、NH3
(2)创新的收集装置
气体的收集分析思路
1。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气体,如NH3、HCl、NO2等,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常温下与O2反应的气体(如NO)、密度跟空气相近的气体(如N2、CO、C2H4、C2H6等),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可以用排某些饱和溶液的方法收集,如:CO2——排饱和NaHCO3溶液;SO2——排饱和NaHSO3溶液;H2S—-排饱和NaHS溶液;Cl2—-排饱和NaCl溶液。
4.注意集气装置中两根导气管的长短,应根据气体的密度来分析其进气和出气端。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完整)深圳市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pdf VIP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小升初(分班)数学素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读西游记的读后感(最新).docx VIP
- RCC-G 计部分.pdf VIP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22年版)参考.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研究.docx VIP
- 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二任务二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pptx
- 1.乒乓球运动概述教材编辑.ppt VIP
- 偏头痛的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