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丙酮接触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医学检验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pdfVIP

丙酮接触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医学检验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酮接触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医学检

验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丙酮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强刺激性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

工业生产及实验室工作中。其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

对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机体鼻、咽、喉的灼热感和红斑,以及眼

睛流泪、畏光,甚至可以造成角膜损伤。短期接触高浓度丙酮能导致

机体急性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等症状,严

重时发生呕吐甚至昏迷,长期接触丙酮能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和

抑制作用。国内外众多文献研究显示,职业工人生物材料中的丙酮水

平与其工作场所空气中浓度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能客观地反映个体实

际吸收情况,为职业丙酮接触工人的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

1丙酮的毒作用表现

1.1急性毒性

根据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丙酮应属于低毒性化合物。

丙酮的成人经口最小致死量估计为75~100ml,急性吸入中毒浓度

为2200mg/m3,成人中毒血液丙酮浓度为200~300mg/L,致死

血浓度为550mg/L。Piatkowski等研究表明,丙酮急性中毒可引起实

验动物豚鼠出现脾、肾和肺等器官充血,发生水肿。病例报道显示,

人体丙酮急性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血糖增高,

双眼球结膜充血,呼吸抑制等症状。

1.2皮肤黏膜刺激作用

丙酮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Tominaga等研究发现,长期暴露

于丙酮的小鼠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皮肤角质保护层受损,角质细胞层的

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水分损失(TEWL)增加,角质层水合作用减

弱。Kamo等研究发现,暴露于丙酮的小鼠皮肤的上皮神经生长因子

(NGF)水平明显增加,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3A明显降低,导

致其表皮神经分布改变,增加表皮的神经密度,从而出现皮肤干燥或

瘙痒的症状。

1.3中枢抑制和麻醉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通过红外线监测暴露在高浓度中丙酮的

小鼠,其自主活动量显着减少,表现出明显的中枢抑制症状。现场职

业流行病调查发现丙酮暴露工人出现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头痛、手

脚麻木等症状,其中枢神经、尺骨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视觉反应

时间均明显低于非暴露工人。

1.4其他毒性

大剂量可能会造成高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甚至会出现无法预

期的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乙醇的摄入会加重丙酮中毒。Orellana等研

究发现,丙酮是一种微粒体酶和过氧化物酶进行脂肪酸氧化常见的

导物,而形成的一些脂肪酸氧化物可能是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或者脂肪

酸转化葡萄糖的基质,从而会导致血糖升高。另外,Mathias等研究

发现,大鼠经丙酮染毒后的氧化参数如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

的含量增高,而抗氧化指标如谷胱甘肽和维生素E的含量会明显降

低。

2丙酮接触生物标志物

丙酮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行吸收。丙酮进入人

体内极易溶解在血液里并分布在肺、肝、肾脏器内蓄积,但很快会在

体内清除。小剂量时大部分经代谢后由肺、肾排出,大剂量时主要以

原型经肺、肾排出。Thrall等研究发现志愿者的鼻腔吸入气体时,

40%~75%的含有丙酮的混合物将会被吸附,但在呼气时几乎所有

吸附的混合物都将重新释放到呼吸道内。Kumagai等发现结束暴露时,

血液中的丙酮浓度和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会很快下降,但是在1

min后会相对稳定下来。

一系列的研究证明了职业性接触者血、尿、呼出气中丙酮浓

度的时间加权平均值与接触环境中丙酮浓度呈明显相关性。丙酮的药

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结束暴露1min后静脉血液中的丙酮浓度

和在结束暴露后10min内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都可以作为较好的

生物暴露指标。在结束暴露的前2h之内收集的尿液中的丙酮浓度

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暴露指标。

丙酮本身是人体内正常的内源性物质。健康成人在非禁食

文档评论(0)

151****6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专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