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绪论
行政权—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P46)
行政法—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P48)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围调整的各种关系。
(P58)二、简答:
行政法律关系特征P56
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力义务是重合的;
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司法终局)
三、论述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P60
地位:(1)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利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
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
大。
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作用:(1)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
(2)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行政法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过分强调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实施而忽视或轻视公民权的保护,或者过分强调保护公民权而忽视或轻视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障,都是对行政法作用的片面理解,都会影响到有机、和谐的行政法律秩序的建立和完善。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P67)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P69)
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P68)
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即:法律优先行政;行政不得违法。(P68)
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行政行为的正当信赖应当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的不利后果。(P71)
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采取某项措施时,必须权衡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和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而且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例。即:适当性要求;必要性要求;狭义的比例性要求。(P71)
二、简答
行政合理原则内容P70
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平等适用法律法规,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
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三、论述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子原则P70
行政公开原则:行政行为内容公开;行政过程公开;行政信息公开。
行政公正原则: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比例原则:适当性要求;必要性要求;狭义的比例性要求。
信赖保护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
一、名词解释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P74)
行政职权—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权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行政职权一般可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两大类。(P75)
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无论是包括行政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还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外国人、无国籍、外国组织,都可以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相对人一方主体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力,并承担一定的义务。除国家行政机关和接受法定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外,行政相对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以行政主体的的资格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因为其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P82)
行政优先权—一般说来,所谓行政优先权,是指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务上的优先条件,即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力在同一领域或者同一范围内相遇时,行政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