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同步导与练】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精品讲义: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docx

【同步导与练】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2精品讲义: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师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一、非生物因素

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_____光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日照长度______、______食物______、______传染病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综合性的______。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植物种子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冬季死亡;东亚飞蝗因气候干旱而爆发等。

二、生物因素

1.种群内部

随着种群的增长,______种内竞争______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______受到限制_____。2.种群外部——种群间的关系

(1)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

(2)相互种间竞争关系

③其他关系:作为宿主的动物______被寄生虫寄生______,细菌或病毒引起___传染病____,会影响种群的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3.人为因素:______人类活动______的影响。

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1.密度制约因素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______生物因素______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______相关的______。

2.非密度制约因素

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______无关______,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四、种群研究的应用

1.濒危动物和野生资源的保护保: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______提高K值______

2.渔业合理捕捞量的确定

(1)渔业捕捞应该在______K/2______以后

(2)捕捞后种群数量维持在______K/2______。

3.有害生物的防治

(1)______K/2______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K/2。

(2)降低K值。

考点0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典型例题】

下图是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的猞猁及其捕食对象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

B.猞猁种群密度增加会产生降低本种群增长率的效应

C.雪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是种群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D.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物理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猞猁种群密度的增加会导致资源减少,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产生降低本种群增长率的效应,B正确;猞猁与雪兔属于捕食关系,其数量波动与负反馈调节有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不是在种群内部,C错误;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D错误。

考点02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典型例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的

B.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的波动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有关

C.生物种群数量不规则的变动往往与密度制约因素有关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总是直接且显著的

【答案】D

【解析】

A、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来控制种群数量,A错误;

B、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的波动与密度制约因素有关,B错误;

C、生物种群数量不规则的变动往往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C错误;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总是直接且显著的,D正确。

故选:D。

【总结提升】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考点03种群研究的应用

【典型例题】

某草原近年来爆发蝗灾,数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蝗虫的种类以及蝗虫的种群密度

B.宽须蚁蝗的种群密度影响牧草产量,但其本身的数量变化也受牧草及其他蝗虫种群的影响

C.由图可知,将各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低水平可以提高牧草产量

D.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对该草原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