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河北省纺织行业
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一六年六月
2
目录
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1
二、染整加工 9
三、服装行业 15
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 16
五、公共部分 17
1
河北省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风险辨识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责任部门/责任人
(一)前纺工序
1
清梳棉
℃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生金属火花;
℃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
℃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
火灾
中毒和窒息
5万纱锭以上未装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B级/橙色
℃排除金属杂物: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将打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建立保障安全装置、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制度;
℃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A1、A2级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
℃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应制定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有火险现场处置方案并做好培训。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5万纱锭以上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C级/黄色
2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风险辨识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责任部门/责任人
2
从抓棉至成卷的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轧点、传动、旋转,以及平台等部位
℃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
℃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警示标识;
℃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无警示标识;℃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要求;
℃处理故障违规操作;
℃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
℃不使用生头板操作。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安全联锁装置不
齐全、不符合规定
C级/黄色
℃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位、滚筒顶盖、打手部位,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合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联锁与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做到完整、可靠、有效;应落实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
℃当设备运转时,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不可打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
℃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有机玻璃,厚度不小于3毫米,且无破损缺口;
℃机械打手采用网孔结构补风门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12.5毫米,与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92毫米;
℃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头板;
℃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1)
《固定式钢梯
及平台安全要
求》(GB4053.3)
安全联锁装置齐
全、符合有关规定
D级/蓝色
3
锡林抄针门、刺辊后车肚门,以及传动、旋转等部位
℃锡林道夫三角区无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
℃刺辊后车肚门无防护门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违规清洁刺辊后车肚。
机械伤害
C级/黄色
℃锡林道夫三角区应安装安全档板,采取联锁装置,当设备运转时,抄针门打不开,做到完整、可靠、有效;
℃刺辊后车肚门安装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GB/T7780.1)
3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风险辨识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责任部门/责任人
4
滤尘室
℃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