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LG地区氮气钻井实践与认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10期天

第29卷第10期

天然气工业

钻井工程

·59·

LG地区氮气钻井实践与认识*

韩朝辉张建斌贾军喜王军闯邓凯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长庆工程技术研究院

韩朝辉等.LG地区氮气钻井实践与认识,天然气工业,2009,29(10):59-61.

摘要在LG地区高研磨性含气层段的须家河组实施氮气钻井是提高机械钻速,保护油气层,有效避免燃爆事故的发生,促进该地区勘探开发进程的关键。为此,在多口氮气钻井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在该层段运用氮气钻井时的设备配套、施工技术难点与处理对策:①在钻井过程中要控制钻时钻进(大于5min/m),防止沉砂卡钻;②出现挂卡严重时,控制上提钻具吨位活动钻具,保持循环,待环空循环通道畅通后再调整钻具活动范围,直至解卡。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氮气钻井的成功实施,表明氮气钻井提高了机械钻速,也解决了含气层段空气钻井的燃爆问题。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晚三叠世氮气钻井地层损害机械钻速DOI:10.3787/j.issn.1000-0976.2009.10.018

0引言

LG地区的须家河组可划分为须一段—须六段6个岩性段,该地层具有一定的油气性和储集性,属于整体研磨性高,局部含气夹煤层等复杂地层。为了提高机械钻速,解决含气层段空气钻井的燃爆问题,加快开发进程,在该层段采用了氮气钻井。

1现场施工技术难点

1.1井壁坍塌、卡钻

LG地区须家河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夹页岩和煤层,在气体钻进过程中,煤层质地软、研磨性弱、胶结疏松、稳定性差,煤气和天然气释放后破坏了原有的压力体系,井壁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经常出现扭矩忽高忽低,立压波动严重及卡钻现象[1-2]。

经过对LG地区多口井空气钻井的实践,针对井底沉砂掉块等地层不稳定等,采取的主要措施为[3]:①为了保证顺利钻井,在钻井过程中要控制钻时钻进(大于5min/m),接单根前保证循环时间为3~5min,保持井底清洁,防止沉砂卡钻;②当出现蹩钻、扭矩波动大等现象时,应停止钻井,加大气量,上提钻具划眼循环观察,待立管压力、扭矩等参数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钻进;③出现挂卡严重时,控制上

提钻具吨位活动钻具,保持循环,待环空循环通道畅通后再调整钻具活动范围,直至解卡。

现场处理:2008年4月11日,LG地区X井钻至井深3605.18m(层位为须四段,岩性为灰色砂岩),扭矩为5.7~10.2kN·m,转盘蹩停,上提2050

~2158kN,后调整注气量(140~165m3/min)循环,

上下活动钻具1900~2350kN解卡。

1.2气测异常

LG地区须家河组层段具有一定的油气储集性,为了预防H?S或井喷,应实时监控地层出气,同时根据出气情况及时切换钻井方式。

对于地层出气,根据现场经验,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如果全烃含量较小时,加大氮气气量,在放喷口点火;如果全烃含量达到20%以上,①上提钻具,关井,观察套压和立管压力的变化,及时打开节流管汇循环,放喷点火;②循环一段时间,如果套压下降、全烃含量下降,当套压接近零时进行正常的氮气钻进;如果套压继续上升,全烃含量继续升高,应考虑及时采取压井作业。

现场处理:2008年5月2日LG地区Y井钻至

井深3516.87m(迟到井深为3513.58m),气测异常,全烃含量升高,钻至井深3518.72m(迟到井深为3518.00m),全烃含量为8.6440%~22.5725%,点

*本文受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研项目“高效低成本钻井配套新技术”的资助。

作者简介:韩朝辉,1976生,工程师,硕士;200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特殊井工艺技术研究工作。地址:(710018)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川庆钻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特殊井工艺技术服务研究中心。电话:(029)E-mail:lovesunman@163.com

2009年10月天

2009年10月

天然气工业

钻井工程

·60·

火可燃,火焰呈橘红色,上提钻具至井深2504.25m关井,套压为0~1.7MPa,立压为0MPa(常闭式止回阀),放喷点火;通过节流管汇循环(注气量为120m3/min),套压下降,全烃含量降低,继续钻至3524.82m,全烃含量升至58.60%,继续循环,全烃含量不降,起钻至井深3426.14m,转换为钻井液。

1.3气体钻井转换介质后的井壁失稳

切换介质后的井壁失稳问题是限制气体钻井优势发挥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