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人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聚合物合成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题目:年产3500t聚丙烯酸
树脂工艺流程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3年月日
年产3500t聚丙烯酸树脂工艺流程设计
摘要
该报告就选题目的和意义简单的介绍,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动机是什么,具体内容涉及到设计背景、聚合发放介绍、聚合工艺流程图、聚合工艺流程、聚合物合成工艺的物料衡量、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以及最后的总结!
关键词:聚丙烯酸树脂;工艺流程;动机;意义;设计背景;
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方法介绍;物料衡算;
反应器设计;总结
目录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交联聚丙烯酸耐盐性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报道,如于祖荣等提出采用甲醇对树脂进行处理;任敬福、张林香等采用活化高岭土作为树脂添加剂;Bailey等采用纤维素酯或醚和丙烯酸酯接枝共聚;Rebre、小林隆俊采用了不同的悬浮稳定剂。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制备的聚丙烯酸树脂的耐盐性但是仍没有解决吸盐水能力不强的问题,且有的方法后处理工艺复杂,提高了树脂的成本。
总之,高吸水聚合物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大力开发高吸水聚合物树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今年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广和使用高吸水聚合物,是摆在农业和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在改良土壤的工作中,大力开发和应用高吸水聚合物的多种实用功能,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聚丙烯酸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由于其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近年来在种苗培育以及困难立地造林领域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传统的聚丙烯酸树脂普遍存在吸收纯水能力较强而吸收盐水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聚丙烯酸树脂在农林领域的应用[4]。从组成来说,聚丙烯酸树脂主要有丙烯酸接枝淀粉(纤维素)类和聚丙烯酸盐两大类。其中,后者因为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稳定性高、不易霉变,是目前市场超强吸水树脂的主要品种。
第二章聚合方法介绍
1、反相悬浮聚合
迄今已开发出来的高吸水性树脂有淀粉类、纤维素类和合成树脂类。合成树脂类(尤其是聚丙烯酸)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合成工艺简单、能够防霉防变、吸水率高等优点,是当前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品种。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主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和反相悬浮法合成。如果聚合物不溶于单体溶液里,液滴中就会形成沉淀,这样就会形成不透明且通常为非规则形状的颗粒。而如果形成的聚合物部分溶于单体溶液中,那最终产物的组成就很难预测了。聚合产生的颗粒可以应用于很多技术中,比如模塑。然而它们的最大应用还是在色谱分离领域中作为分离材料(比如离子交换树脂,酶固载支撑材料)得以应用。这种应用通常需要大的比表面积,即在珠状颗粒内部结构中产生所需要尺寸大小的孔洞。聚合物珠子怎样才可以做到内部有孔可以在单体相中引入一种惰性稀释剂,也可以叫它做致孔剂。聚合结束后将它提取出来。其它添加剂可以包括紫外稳定剂(芳香酮或芳香酯),热稳定剂(乙烯氧衍生物,无机金属盐),模润滑剂以及泡沫剂[5]。其中反相悬浮法具有反应热易排除、聚合过程稳定、能够直接得到粒状产品、无须粉碎工序、产品易干燥、产物的综合吸水性能好等优点,采用反相悬浮法能够合成医疗卫生用品所需的高品质吸水性树脂,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第三章聚合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聚合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简介
来自中的纯丙烯酸用原料泵分批加入中。NaOH水溶液的浓度为,在中被稀释成浓度为的溶液,然后按一定比例缓慢加入中与丙烯酸进行中和反应,得到中和度为的丙烯酸与丙烯酸钠混合物(简称单体),再加入适量水,得到单体浓度为的溶液。正庚烷与一定量的分散稳定剂在中进行配制得到分散液,其按比例与单体溶液共同进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在中配制好的引发剂浓度为的水溶液[6]。反应大约进行2.5小时。反应结束后,聚合物混合液被送至分离工序及后处理工序进行分离、干燥、包装等处理,得到最终产物。正庚烷经蒸馏处理后循环使用。
2、工艺流程分析
反应方程式
=1\*GB3①在、、中是单纯的物料混合配制,无相变化与化学变化。
=2\*GB3②在中的丙烯酸被中和,中和反应方程式如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