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四种认知易感性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是一种与遭遇到威胁性心理创伤有关,并延迟出现和(或)长期
持续的精神障碍。这类创伤事件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
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
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
鉴于PTSD的定义,创伤性事件被认为是PTSD形成的最主要
原因。创伤性事件的类型及应激强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有
直接相关。但是随着对PTSD研究的深入,发现在那些经历了严
重创伤性事件的人群中,有的人并没有形成PTSD,这些人在经
历创伤性事件后,在一小段时间后会恢复正常。因此对创伤性事
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认知评价是创伤事件到应激
反应的有关活动和心身反应的中介因素。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受
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
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在急性期个
体对灾难类型的认知重构,创伤破碎记忆的重组,都会影响创伤
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对同样的应激事件,由于个体认知评价的不
同导致个体反应不同,受害者对创伤性事件过分的负性评价,会
增加PTSD风险。在创伤事件发生时的认知过程(精神崩溃、精
神混乱),对所受攻击后果(症状,他人的负性反应)的评估,
对自己和外界的负性信念,对适应不良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可作为
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
因此PTSD的形成并不是对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的普遍反应,
创伤性事件是应激源,而随后的易感性因素才导致了PTSD的形
成。所谓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是指一组促使心理障碍发
生的诱因或素质,早期的心理病理学模型认为这些诱因包括基因
的和生物因素,近年来该术语的定义有所扩展,还包括了认知和
人际关系等心理的因素。本文主要考察PTSD的认知易感性,所
谓认知易感性是指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症状的认知倾向性因素。本文将对以下四种认知易感性
及其他们与PTSD的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回顾。它们分别是:消
极的归因方式;穷思竭虑;焦虑敏感性;隐性认知风格。
一、消极的归因方式
(一)相关概念
消极的归因方式,来源于Abramson的无望理论,该理论指
出具有负性推断类型的个体,在面临负性生活事件时,不仅会对
事件的原因进行负性归因,归因为稳定的、普遍的和内部的原因,
而且还会对事件进行消极解释,认为负性事件会对生活的各个方
面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形成无望感,最终导致无望抑郁2。无
望理论特别强调与形成无望感有关的三种推断:1、有关事件为
什么会发生的推断;2、对事件结果的推断;3、自己对发生的事
件的反应的推断。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原
因的归因方式被描述为消极的归因方式(negativeattribution
style,NAS)。它被认为是抑郁的认知易感性因素,与应激生活
事件结合,可以预测抑郁的产生。
(二)消极的归因方式与
根据无望理论,经历了创伤性事件的个体进行消极归因,这
会增加产生抑郁症状的易感性。消极的归因方式与各种心理障碍
有关,包括PTSD,抑郁,广泛性焦虑等。消极的归因方式与PTSD
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对负性事件的归因分数与PTSD的严重性
程度呈正相关3。对归因方式与PTSD症状的关系的一项纵向研
究表明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稳定的、非控制的原因与PTSD
症状的增加显著相关4。同时,也有研究并没有发现归因方式
与PTSD的产生显著相关。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各研究采用
的方法不同,其中也包括对预测变量的评定,创伤事件的性质,
是否直接经历创伤事件,评估与经历创伤的时间间隔等的不同。
二、穷思竭虑
(一)相关概念
穷思竭虑(rumination)是指个人沉浸在对某个事件或要达
到的目的过多的思虑中。在Nolen—Hoeksema的研究中,穷思竭
虑是一种对抑郁心境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到
自己的情绪状态,反复思虑,过分关注,而不是去关注如何避免
这些状况的出现。如,常常会想“我这是怎么了”,“这样我就
糟糕了”等等。在遭遇应激时,由于不去设法应对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二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人教版七上体育与健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18页) .pdf
- 1304管理案例分析2021秋(2022年1月).docx
- 2023浙江英语全国卷 首考.docx
- 【心游汉化组】[PSP]DIABOLIKLOVERS-Haunteddarkbridal-简体中文版【111G】.doc
- 安全趣味运动会看图查隐患参考答案.doc
- DB44_T 2480—2024 铝及铝合金深井铸造安全技术规范.pdf
- 2025年生产部年终工作总结与年度计划.docx VIP
- 国开形成性考核01031《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4)试题及答案 .pdf
- 浅析如何加强分包施工单位安全管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