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通史故事 .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通史故事

中国通史故事的好词?

通史的编著,一向是中国史研究的“畏途”。理想的通史著作,总以“通

贯”和“周赡”为最高目标,然中国历史悠久,史料浩如烟海,要在区区

数十万字的篇幅里,做到“通贯”而又“周赡”,难度极高。况且“通贯”、

“周赡”,难以两全,一如绘画

吕思勉

中的大写意和工笔画,得气势神韵,难免疏阔遗漏,反之也然,这实在

也是通史著述难以完满的一个原因。

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这也是《白话

本国史》的主要特色。《白话本国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写作之年(1922),

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

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惟此一部。书中

的历史分期很能体现吕思勉的历史通感。将中国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周以

前为上古史,秦朝统一到唐朝全盛为中古史,从唐朝安史之乱至南宋为近

古史,元朝至清朝中叶为近世史,西力东渐以后为最近世史。这一历史分

期,来自于对中国历史演变脉络的通贯考察。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

历史上的一个大变迁时代,“是三代以前和秦汉以后社会的一个大界限”。

而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便呈现出一个公例:承平数十百年,就要酿成大乱,

大乱过后,可以平定数十百年,往后又是如此重演。到明末清初,思想界

才起了一个根本上的变动——即对向来的社会组织产生了根本的怀疑。然

而,闭关时代,无外情可资比较,因怀疑向来的社会组织而萌生的改革,

仍“只得求之于古”。这种情况直到西力东渐、清代海禁打开才发生变化,

所以西力东渐是传统社会与现代历史的一大界限。认为,就政治形势和民

族关系而论,汉唐的历史和宋元明清的历史有很大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

之乱可以作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这种从史实出发、突出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大关节的历史分期,是当时中国史研究中的创新性见解,对以

后的通史研究和通史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史研究上卓有建树的

史学家杨宽、唐长孺、黄永年等,在年青时都因受《白话本国史》的启发

而走上治学道路。

20世纪前期的史学界主流,是提倡做“窄而深”的专题研究,这一观念

的极端表现,就是反对通史编撰和通史教学(陈寅恪也曾一度反对雷海宗

在清华开设通史课程)。先做专题、断代的研究,然后才有通史的编撰,

这也是今日大多数历史学者所赞同的看法。但是,这一看法也极易忽视问

题的复杂性:一部事实陈述的真实性含量极高的通史著作,未必一定比另

一部含量稍低的通史著作,在整体上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这便是现代历史

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假使历史整体之“真”不能从个别、局部之“真”

的连接、集合中得以实现,那么,构建历史整体之“真”的条件是什么呢?

显然,除了需要有大量的个别史实的“真”之外,还有史实的选择、史实

的组合、历史整体的构建、叙事情节的设计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

对历史主要脉络及大关节目的正确把握,仍是通史著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

在,这也是吕思勉通史著作的学术生命较为长远的一个原因。

提倡新史料、乃至稀缺史料的发现和运用,也是那一时期史学研究的一

个特征,故有使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得预”学术新潮流之说。但其

极端,则有所谓“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之诡论现象的产生

(罗志田语)。平心而论,除了史前、上古的历史之外,以“二十四史”

为代表的传统典籍,仍是治中国史的原料大宗。这是因史料留存的客观状

况所限,非出于任何人的主观好恶。所以,从阅读传统典籍入手的治学路

数,仍不失为史学研究的“康庄大道”。吕思勉的治学是从系统阅读传统

典籍入手的,写札记,作考证,数十年如一日,他先后把二十四史反复阅

读了好几遍,再参考其他史书以及经、子、集部文献,将辑录的史料加以

排比考订、综合分析,一生所写札记总数达100多万字。他特别推崇顾炎

武的《日知录》、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著

作,不为考证而考证,专关心“古今风会之递变”。这种以札记为基础,

再作归纳分析和融会贯通的通史著述,自与那种“剪刀加浆糊”的通史著

述大不相同,内中包含着许多独特的创见。比如,说“汤用兵的形势,实

在和周初相同”,不仅商周用兵形势相同,后来秦的用兵亦如此(这是就

地形地势来论秦统一的便利,与时下论大一统的地理环境,形式相似,旨

趣大异)。又说宋与北周用兵的差异,一是先南后北,一是先北后南。宋

的用兵之所以先南后北,是取其先易后难,本也无可非议,但历史的机会

也由此一纵即逝,结果对北面始终处于劣势。论者都说吕思勉的治

文档评论(0)

188****9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中二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