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摘要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变化,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材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WOPANI
标至关重要。氧化钨()和聚苯胺()电致变色材料因其优异的电致变色
3
性能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研究的热点。WO作为一种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良好的光
3
学性能,通常具有较大光调制幅度,较好循环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其致色效率
较低,且颜色单一。PANI是一种典型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具有高致色效率和颜色
多变等优点,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将WO与PANI复合可实现二者优势互补,通
3
过优化两种薄膜的表面形貌、膜层厚度和晶体结构,有望提高复合薄膜的致色效率
和循环稳定等电致变色性能。本论文主要围绕WO和PANI基电致变色薄膜的复合
3
化设计与性能优化开展了如下研究: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前驱体,通过控制电化学沉积电流和时间制
3
备了具有不同膜层厚度和形貌结构的WO3薄膜。考察了沉积电流、沉积时间对离子
扩散速率、响应时间和透光率等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O薄膜厚度随
3
沉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微观结构从疏松片状向均匀的不规则颗粒转变,并逐渐形
成团簇,相互堆叠在一起。当沉积电流-3mA,沉积时间15min时制备的WO薄膜
3
(膜厚约为220nm)具有单斜晶体结构,表面由明显的不规则颗粒组成,断面形貌
为柱状结构,为离子的注入和脱出提供更多通道,电致变色性能较好。
其次,考察了苯胺浓度和沉积时间对电化学聚合PANI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苯胺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薄膜的均匀性,减少团簇的形
成。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聚苯胺颗粒逐渐长大并相互交联,形成更加连续的清晰
网状结构。在苯胺浓度0.2mol/L,沉积时间80min条件下制备的PANI薄膜(膜厚
约为270nm)表面呈现亚微米纤维状且均匀交错分布,提供更多反应活性位点,能
够加快反应过程中的注入与脱出。PANI薄膜在-0.2V~1.2V的驱动电压下呈现出由
淡黄、深绿、蓝色和紫色的颜色变化。
I
最后,在掌握WO与PANI薄膜结构的制备规律后,制备了WO/PANI、
33
WO/PANI/WO复合多层薄膜,进一步调控与优化其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
33
WO/PANI复合薄膜(膜厚约为400nm)表面呈现规则纳米纤维状结构,PANI包覆
3
在WO纳米粒子表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离子扩散速率和致
3
色效率,减少致褪色循环过程的劣化,提高了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
WO/PANI/WO复合多层薄膜(膜厚约为630nm)中,后沉积的WO能够进入
333
PANI网状结构内部,形成球状颗粒,有利于离子在WO和PANI之间的有效扩散和
3
电荷传输,并实现高颜色对比度和透射率,致色效率提高了54.35%。经1000次循环
后电荷容量可保持初始的78.6%。WO/PANI/WO复合多层薄膜利用WO和PAN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