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pdf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第一篇: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

时间计算。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

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

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

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

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

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

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

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当地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

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第二篇:2018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1

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

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湖北省教育厅《云湖北

省义务教育六三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按照构建符合素质教

育需要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威海市制定

了《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规定了我校义务教育

阶段开设的课程门类和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

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发服务;具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

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依据,设置课程门类,

安排课比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

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2、均衡性原则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

门课程应比例适当,课程门类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同一门

课程不同年级的课时数量应相对均衡。

3、综合性原则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4、连续性原则

课程方案的制定,课程在不同年级的分布、不同课程的课时比例

安排以原课程计划为参照,在不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不违背

课程设置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课程设置

9、七至九年级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

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

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

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2)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

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也要根据新课程

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组织开展有关教学的

课题研究,有条件的小学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的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