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页
17
刑法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摘要:刑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刑法规定明确了公民的行为边
界与权利范畴。《刑法修正案(九)》对落后的法规做出了修改,但其中仍然存在
不足之处。本文将围绕《刑法》第253条,详细讨论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刑法;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公民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法律对公民的保护范畴,会在不同时期
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互联网环境下,公民的个人信息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由于公民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因此公民个人信息应被视为其私人“财物”,
并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仍有不足之处,这一问题应引起有关
部门的关注。
一、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不足
(一)相关立法过于分散。《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我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得到了修改,其将犯罪主体扩大到一般自然人,并提升了打击力
度。这一条文也成为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依据。但该法条并未明确犯罪构
成的特征,“侵犯个人信息罪”属于空白罪状。因此在应用该法条时,依然需要参
照其他法规。但我国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极多且较为零散。2011年至今,
我国针对网络信息犯罪制定了多部地方性或部门性法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工信
部颁布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的若干规定》、2012年实施的《关于加
强网络信息保护的若干决定》等。同时2017年6月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使用法律的若干解释》
第1页共7页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页
27
中都提出了对应的法条。法律规定过于分散,必将对司法判决带来干扰,相关概
念也难以统一。(二)行为认定存在遗漏。《刑法修正案(九)》第235条对“侵犯
个人信息罪”的界定较为模糊,其中只明确提到了窃取、出售、提供他人信息等
入罪行为。这样的规定已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的法律需求。例如,对公民个人利益
危害较大的信息篡改,是否应被列为违法行为,以及该行为的量刑标准等问题都
未在该法条中得到明确体现。再有,在现实环境下,出售与赠与往往难以界定。
依据法律规定,界定出售行为需要提供犯罪嫌疑人获得经济收益的直接证据,但
犯罪嫌疑人可将经济收益解释为合法所得或个人借贷。从而将有偿出售他人信息
的行为转化为赠与或遗赠。这一问题,也将对司法判决带来影响。再有,在《刑
法》第253条中,“情节严重”被视为构成犯罪的客观条件,但“情节严重”的标准
却未得到可量化的解释。法律规定模式不清将对司法判决带来负面影响,保护个
人信息安全的立法初衷也难以得到落实。(三)追诉机制不合理。“侵犯公民个人
信息罪”会受到有期徒刑、拘役以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