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随迁子女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消极影响及教育补偿
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使得异地中考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本世纪以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主要在户籍制度、异地中考政策门槛、流入地政府教育经费、异地中考与高考制度协同配套四个方面存在障碍,进而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选择与教育结果产生消极影响。对此,应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三个层面对随迁子女进行教育补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先后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然而,受城镇化资产收入脱节、非户籍人口市民化任务重、财政资金压力明显、城市转型与人口素质矛盾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仍十分尖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新时代影响教育公平的重大现实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义务教育阶
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72.41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984.11万人,在初中就读388.30万人[1]。大量的随迁子女面临接受义务教育入学难、异地中考准入条件高、选择空间小等问题。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既能提高整体的社会融入水平、整体素质水平及人力资本,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力资源水平的转变[2-5],又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61,实现阶层向上流动,推动共同富裕,体现教育公平。为解决相关问题,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经历了“两为主”“两纳入”“两统一”“同城化”四个发展阶段,基本解决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7]。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异地中高考问题日益凸显。异地中考作为异地高考的前哨站,事关我国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改善并畅通纵向流动机制的重要手段。对于异地中考政策,国家未颁布统一的方案,而是由各个省份、地级市、区县等自己出台异地中考方案,因此出现了异地中考报考条件的差异化现象。如果随迁子女不能满足报考条件,就会在升学考试前“被迫”返乡,
从随迁子女转变成为留守儿童。因此,查明随迁子女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找寻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补偿政策,对于完善异地中考政策,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面临的主要障碍1.户籍制度的限制性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政策,核心是把全国人口划分为城镇和农村人口,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政策,在教育福利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以户籍为标准的中考与高考制度[8]。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依据我国早期控制人口的静态社会背景设计的19],但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优化配置,劳动力的优化是必然结果,跨省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随迁子女规模的增大加剧了将户籍作为中考必备条件的教育制度的问题。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随迁子女报考学校的类型、加剧生活压力和成本[101、形成社会歧视等,最终影响了随迁子女平等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通过对
17个城市2024年中考报名政策的分析可知,满足一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并且在绝大部分城市可以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户籍对随迁子女升学的影响正在转化为一些限制性条件对随迁子女升学的影响,此即异地中考政策的“门槛”。跨过“门槛”的随迁子女在大部分城市可以与本地子女享受同等的升学考试及招生录取政策,进而在流入地城市平等地接受高中教育,但若没有达到“门槛”的要求,就只能报考职业高中或者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而在京津地区,没有本地户籍,就只能报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或者中等职业学校,严重影响随迁子女高中阶段的教育公平。
2.异地中考政策的门槛高
为保障随迁子女公平的受教育权益和升学机会,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详细的异地中考政策。但是流入地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时必定会维护地方利益,而政策的目标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缺少话语权和监督权[11]
因而异地中考“门槛过高”“局部开放”成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升学的阻碍。有学者列出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随迁子女需要提供户口证明、流入地暂住证以及在本市初中有连续三年完整的学习经历或学籍,而且还需要监护人的居住证明、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缴纳年限等材料[12,13]。但是对于部分尤其是比较贫困的流动人口来说,难以达到稳定住所、职业与社保缴纳的要求,从而导致其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失去普通高中的就读权利,只能进入职业学校或者被迫返回原籍参与升学考试。若流入地与流出地教育内容不对接,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学习矛盾与问题。此外,从学校开放类型和范围来看,职业高中对随迁子女基本全部放开,京津等一线特大城市仅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