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万科一、二类安全问题楼层管控执行情况
问题类别
一类问题
二类问题
一:深基坑
深基坑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方案或未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论证方案实施,未按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照专家组论证意见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处及以上)
现场基坑支护形式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或者基坑支护施工前未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现场施工未严格按照方案执行。(1处及以上)
现场未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设置基坑检测项。(1处及以上)
基坑监测数据报警累计值3处及以上,达到或超过设计与规范要求或单个监测点数据已超累计警戒值50%(变化速率仍未趋于稳定),无针对性处理措施或措施未执行。(1处及以上)
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开挖顺序及边坡放坡与方案及设计要求不符。(2处及以上)
基坑边坡已出现塌方,滑坡现象或支护结构已出现变形、开裂现象,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2处及以上)
基坑支护出现失稳、桩背土塌陷或因基坑施工导致邻近市政管线、街道出现塌陷未及时处理的现象。(2处及以上)
采用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形式的,在进行支撑拆除时,拆撑方式及顺序与支护结构设计工况不一致,或未严格按照拆撑方案进行实施。(2处及以上)
高水位地区深基坑内未设置有效降水措施,深基坑边界周围地面未设置排水沟或排水不畅。(2处及以上)
二:高支模
高支模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方案或未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论证方案实施。(1处及以上)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不足24小时,支模架体立杆、扫地杆提前拆除(允许拆除一跨扫地杆作为施工通道)。(2处及以上)
未按论证方案实施,整跨板支撑立杆间距、支架高宽比不符合施工方案的情况。(2处及以上)
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处及以上)
同一测区支撑立杆搭接或悬空5根及以上(每五跨为一个测区)。(2处及以上)
同一测区支撑立杆顶部自由高度≥50cm的达5根以上(每五跨为一个测区)。(2处及以上)
同一测区剪刀撑不符合方案要求(剪刀撑未沿悬挑架体高度连续设置,角度超过45度~60度)。(2处及以上)
三:脚手架
落地式脚手架(≥50m)和悬挑式脚手架(≥20m)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方案或未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论证方案实施。(1处及以上)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单位不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1处及以上)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人员未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3人及以上)
未按论证方案实施,架体未按规定与建筑结构拉结。(3处及以上)
实际拉结与脚手架方案或规范不符的其他结构稳定性问题。(3处及以上)
四:其他
安全二类问题数量大于3处。(1处及以上)
拆除施工未从上至下逐层拆除或存在垂直交叉作业。(2处及以上)
拆除顺序不合理,存在先拆承重结构后拆非承重结构的情形。(2处及以上)
人工拆除建筑墙体,采用底部掏掘或推倒的方式。(2处及以上)
人工拆除作业时,人员作业面不稳定,存在高处坠落风险。(2处及以上)
一:深基坑
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开挖顺序及边坡与方案设计要求不符(1处)
基坑边坡已出现塌方、滑坡现象或支护结构已出现变形、开裂现象,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1处)
基坑支护出现失稳、桩背土塌陷或因基坑施工,导致邻近市政管线、街道出现塌陷未及时处理的现象。(1处)
采用内支撑作为基坑支护形式的,在进行支撑拆除时,支撑方式及顺序与支护结构设计工况不一致,或未严格按照拆撑方案进行实施。(1处)
二:高支模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足24小时,支模架体立杆、扫地杆提前拆除。(1处)
未按论证方案实施,整跨板支撑立杆间距、支架高宽比不符合施工方案的情况。(1处)
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1处)
同一测区支撑立杆搭接或悬空5根以上。(1处)
同一测区支撑立杆顶部自由高度≥50cm的达5根以上。(1处)
三: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人员未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2人及以下)
未按论证方案实施,架体未按规定与建筑结构拉结。(2处及以下)
实际搭设与脚手架方案或规范不符的其他结构稳定性问题(2处及以下)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前,未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处及以下)
脚手架材料(钢管、扣件)进场使用前未按规定组织验收。(2处及以下)
架体外侧未设置连续式剪刀撑或剪刀撑设置不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2处及以下)
脚手架架体上堆放重物超过设计值。(2处及以下)
悬挑钢梁截面高度未设计确定或截面高度小于16cm。(2处及以下)
悬挑钢梁固定端长度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倍。(2处及以下)
钢管、扣件、托撑、木方等材质规格与方案中设计参数不符。(2处及以下)
外架拆除期间未采取隔离警戒和专人旁站措施。(2处及以下)
-1层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1层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