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能动性、知识的生成性和学习目标的高阶性,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从根本上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情缺乏针对性、教学资源应用不到位、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引入诊断性评价、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去中心化”教学模式3个方面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
一、引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各高校全面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取得了长足进步。文章深刻总结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在打造“大思政课”格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融入思政课,从根本上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建构主义理论对传统教学观的创新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更关注学生的能动性;二是使学生在与外界的交互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更强调知识的生成性;三是将学习目标从特定知识的获取转向学生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更突出目标的高阶性。概言之,建构主义理论从学习主体、学习过程、学习目标3个方面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丰富发展,对新时代更好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关系的解构
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建构主义理论区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显著特征。教育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要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2个主体[1]。传统教学观往往将教师置于主导者的位置,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解构,重置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过程和生活经历中,学生已然形成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经验,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即便是面临全新的问题,学生也能够通过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自身认知能力范围内对问题做出解释。但受到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问题的理解一定是多样且不成熟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即查找资料,就自己的理解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并得出最终结论。在这一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分离是恢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与教学活动无关。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师更接近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既要在学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支持,更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迅速准确地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及个体差异性做出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知识的生成性与教学目标的重构
建构主义理论对于知识的界定渗透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首先,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诠释或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也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从而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其次,知识作为真理的一种,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对事物发展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但知识本身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依靠知识量的累积,并不足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最后,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知识作为人类思维的凝练,一方面必须借助“语言的物质外壳”才能够得到表达,另一方面要经由不同个体的理解,即对“知识的语言形式”进行解码加工,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在个体间的流动,这就导致对“知识的语言形式”的普遍认同不等同于对知识内涵理解的绝对一致。建构主义理论以知识的发展性、有限性和多样性消解了传统教学观中对理论知识形而上学的认识,将教学目标从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转向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即对知识提出新假设的能力,在实践中借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在自身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
(三)目标的高阶性与教育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
文档评论(0)